对口升学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测量月考试卷.doc

对口升学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测量月考试卷.doc

ID:55211412

大小:213.1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3

对口升学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测量月考试卷.doc_第1页
对口升学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测量月考试卷.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对口升学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测量月考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建筑工程测量月考试卷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止确的打“√”,错误的打“X”)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2.管水准器用于粗略整平。3.视距丝用来测量目标的高度14.方向观测法又称全圆测回法,用于两个以上目标方向的水平角观测。5.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6.由于皮尺受潮易收缩、受拉易伸长,皮尺只用在精度较低的距离丈量中。7.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8.比例尺为l:1000的地形图网的比例尺精度为0.10m。9.龙门桩设置在基槽开挖

2、边界线以外2-4m处。10.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它们之问的距离一般为10~20m。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轴向_____为负。A.东B.南C.西D.北2.我国在_____建立了国家水准原点。A.咸海B.青岛C.日照D.连云港3.使用水准仪删量高程时,设A点为后视点,8点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l.278m,B尺读数为l.505m,已知A点高程为ll6.000m,则8点高程为_______A.115.773mB.1

3、16.227mC.118.783mD.113.217m4.对于成正像的水准仪望远镜,读数时应______读取.A.从上往下B.从左往右C.从右往左D.从下往上5.十字丝交点和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________A.视准轴8.视距轴c.水准轴D.对中轴6.使测段的测站数为偶数的方法可削弱________A.水准尺误差8.水准尺零点误差c.水准仪误差D.读数误差7.经纬仪的基本操作程序是________A.粗平照准精平读数B.对中照准精平读数C.整平对中瞄准读数D.对中整平瞄准读数8.经纬仪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会

4、引起________A.横轴误差B.竖轴倾斜误差c.度盘偏心差D.度盘刻划误差9.经纬仪竖盘为顺时针注记时,同一目标盘左竖盘读数L为124°03′30″,盘右竖盘读数R为235°56′54″,此时竖盘指标差为______A..—6″B.+6″C.—l2″D.+l2″10.利用经纬仪测量计算水平角时,由于水平度盘按顺时针刻划和注记,读数总是用_______A.左目标读数减右目标读数B.右目标读数减左目标读数C.盘左读数减盘右读数D.盘右读数减盘左读数11.钢尺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43.613m,返测为l43.6

5、41m,则相对误差为_____A.1/73208.1/6250C.1/5130D.1/406012.视距测量时,尺间隔为1.02m,竖直角为+30°,则观测点至目标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A.77.50mB.154.50mC.76.50mD.152.50m13.视距测量时,仪器高为1.42m,中丝标尺读数为l.52m,尺间隔为1.10m,竖直角为+30°,则观测点与目标点之间的高差为_______A.47.53mB.56.73mC.111.46mD.113.46m14.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5°18

6、′32″,则它的象限角为_______A.80°18′32″B.45°18′32″C.35°41′28″D.54°41′28″15.在面积小于______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A.B.C.D.16.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量得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11.6mm,则A、B两点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A.58.0mB.5.8mC.23.2mD.2.32m17.除______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A.断崖B.山峰c.山脊D.山谷18._______的高程应是五倍等高距的整数倍。A.

7、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19.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施工场地,可采用_____形式的平面控制网。A.三角网8.导线网C.建筑方格网D.建筑基线20._______不是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A.直角坐标法8.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轴线交会法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简述水准仪操作的基本程序。232.简述经纬仪线锤对中的具体操作方法。33.地物符号分为哪几种类型?34.简述墙体工程施工测量中墙体定位的过程。四、综合题(8分)35.在水准。和之问进行山地附和水准路线测

8、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n如图1所示,试完成表1内容并把完成后的表格画在答题卡上。(已知。的高程为5.812m,的高程为5.612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