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doc

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doc

ID:5521645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4

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1页
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2页
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3页
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的落实,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现就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强化产业脱贫精准到村到户(一)推动产业精准扶贫到贫困户。产业扶贫对象必须精准瞄准贫困户,措施必须精准落实到贫困户,效益必须精准体现到贫困户,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按其意愿有扶贫产业带动或进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服务组织中工作,参与产业发展,获得稳定收入。(二)推动产业精准扶贫到贫困村镇。

2、坚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全省2277个贫困村每个村和分散贫困人口所在镇都要规划发展1个以上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或产品,每个贫困村都有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技术干部帮扶扶贫产业发展,确保投入有资金扶持,发展有市场主体,技术有培训指导,产品有销售渠道。(三)推动产业倾斜扶持省定贫困村。各级整合资金项目倾斜扶持省定2277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集聚市场要素,培育经营主体,健全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条,配套基础设施。二、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引领作用(一)大力发展扶贫合作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合作社、产业扶贫龙头企业,不断提高扶贫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推广“公司(

3、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代耕代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模式。健全县级致富带头培育体系,辐射带动一批相对贫困户。引导贫困户组建合作社,鼓励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担任村干部,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原则上,每个贫困村都要建立一个以上的产业精准扶贫合作社,有条件的组建联合社。(二)逐步实现所有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组织能人大户领办合作社,引导组织贫困户利用土地等生产资料、扶贫资金入股加入合作社,尽快实现全省贫困户以各种方式全部参加合作社。三、建立健全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一)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订单生产收益。引导扶持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农业,提供技术服务,

4、保底价包销产品,帮助贫困户就地生产创业,获得稳定的经营性收入。订单农业扶贫项目必须培育和增强“履约守信”的诚信意识。(二)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劳动务工收益。扶持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扶贫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就地就近劳动务工,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获得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和扶贫资金项目支持的经营主体,必须优先招收贫困户劳动务工。(三)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反租倒包收益。引导扶持经营主体流转农民土地,建设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反租倒包给贫困户生产、管理,获得稳定的收入。反租倒包模式必须签定防范和处置重大灾害风险的协议,保障贫困户的收益。(四)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政策扶持收益。通过

5、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支农惠农和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获得稳定的政策性收入。流转或入股的土地等资源所得的政策性扶持收益,必须由贫困户和经营主体共享。通过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增加贫困户劳务收入。(五)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资产扶贫收益。引导扶持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生产,带动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在帮扶资金建设形成的扶贫资产中分红,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扶贫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有条件的要将产权或管理权移交给村集体。(六)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入股分红收益。引导贫困户利用自有的资源、资产、资金(含帮扶资金),入股合作社、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获得稳定的二次分红收入。扶贫资金入股分红

6、必须明确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四、加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产销衔接(一)健全农产品定向直通机制。推广订单式、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和经验,支持供销合作社整合资源设立全省性的定向采购配送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发展订单生产,坚持以销促产、产销衔接,建立合理价格机制。引导组织贫困村农特产品定向直供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直销餐饮酒店、经销企业、交易市场。(二)健全对口帮扶产销衔接机制。用好对口帮扶、定点帮扶两大资源,帮助引进农产品产加销龙头企业,举办农产品生产销售对接的展销活动,建立销售网络,组织集团采购,让贫困地区更多农产品进入对口帮扶城市。(三)健全

7、农产品电商扶贫体系。积极引进知名电商平台,大力培育本土电商企业和品牌,线上线下结合,建立县电商服务中心、镇电商服务站、村电商服务店三级体系,不断扩大电商销售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规模。至2020年每个贫困村和农业产业园区、规模化农业基地至少有1个电商网店。(四)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健全配套储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改善生鲜农产品外销条件。至2022年,冷链物流要覆盖贫困地区全部扶贫产业基地,辐射所有贫困村,实现镇村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预冷全覆盖。五、扎实推进旅游产业精准扶贫(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