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教案.doc

预防登革热教案.doc

ID:55251147

大小:1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7

预防登革热教案.doc_第1页
预防登革热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预防登革热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13电子技术2班时间2014年9月15日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3、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4、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教学内容: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三、教学过程: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2、 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3、教师详细给学生讲解登革热的源头、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登革热。教会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传播登革热

2、的蚊子有滋生的机会。4、总结。5、最后,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在家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一次家庭大清洁活动,不让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滋生的机会。有关“预防登革热”资料: 一、症状体征潜伏期5~8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

3、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登革热病毒可引起亚洲儿童出血热。表现皮肤黏膜小的出血点及瘀斑,严重者有鼻出血,消化道、呼吸道及颅内出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退热后可恢复,凝血酶原延长。个别有蛋白尿,血清转氨酶升高。可用乳鼠脑、猴肾、白蚊、伊蚊细胞株作病毒分离培养。二、预防护理1.控制传染源 在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与治疗患者。同时,对可疑病例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

4、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3.提高人群抗病力 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