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教学目标叙写.doc

abcd教学目标叙写.doc

ID:55282020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9

abcd教学目标叙写.doc_第1页
abcd教学目标叙写.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abcd教学目标叙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ABCD目标陈述法是由阿姆斯特朗和塞维吉(ArmstrongSavage,1983)提出来的一种教学目标陈述技术。ABCD法包括在以下四个因素:A—听众(Audience):指目标所指向的对象B—行为(Behavior):指表明学习的具体行为C—条件(Conditions):指行为出现的条件D—水平(Degree):指可接受的行为水平例如,这样陈述的一个目标是“每一个学生都将能够对在单元测验的阅读材料中给出的10个项目中的8个下定义。”在这个目标中,A(听众)指“每一个学生”,B(行为)指“能够下定义”,C(条件)指“在单元测验

2、的阅读材料中”,D(水平)指“10个项目中的8个或80%”。用ABCD法陈述教学目标时,这四个因素的前后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教学目标中这四个因素要同时具备。ABCD法的后三个因素与马杰的行为目标三要素是一致的,不过它增加并强调了行为者(听众)这一因素,从而使得教学目标的陈述更加完整。  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1)、教学对象  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  2)行为  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

3、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  ⑴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  ⑵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  ⑶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

4、等;  ⑷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  ⑸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  ⑹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而在编写情感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则可以选用下面这些动词:  ⑴注意: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等;  ⑵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表现、帮助等;  ⑶价值判断: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  ⑷组织:讨论、组织、判断、确定、选择、比较、定义、权衡、系统阐述、决定等;  ⑸价值体

5、系个性化: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解决、要求、抵制等。  编写行为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前面讲过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结合学科内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目标,然后从上面提供的动词中选择出合适的行为动词,最后再把学科内容作为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就可以了。例如:  学习内容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求学生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这是一个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其目标层次是应用,所以应该从"应用"一行中查找动词,比如使用"列举"这个词,这样"行为"就可以被描写成"列举生活中的一至两个例子,说明人们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

6、的损害。"  3)条件  这个要素说明了上述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时,也应以这个条件来衡量。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因素: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同学或老师等有关人的因素。比如,"在30秒内完成10个仰卧起坐。"就规定了完成仰卧起坐的具体时间;再比如,"查字典,翻译下面的英语短文。"就考虑了信息方面的因素。  4)标准  这个要素表明了行为合格的最低要求,教师可以用它不定期衡量学生的行为是否合格,学生也能够以此来检查自己的行为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还有差距。 在20分钟内,完成一篇看图写话练习。"这个标准表明了行为的速度;  "在吹奏

7、竖笛的考试中,如果出现两处以上的错误,就为不合格。"这个标准规定了行为的准确性。  以上两个标准都采用了定量表示法,在这种方法中除了可以使用数字外,也可以采用百分比来表示。除此之外,标准还可以用定性的方法,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  标准是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质量的最起码的要求,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编写学习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行为出发,而不能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标准。  当我们把四个要素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了:  "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教学对象),能在5分钟内(条件),完成10道因式分解题(

8、行为),准确率达95%(标准)。"  其实采用ABCD法,并不意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