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doc

语文计划总结之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doc

ID:55297822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9

语文计划总结之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doc_第1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doc_第2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计划总结之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计划总结之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  什么是写作,对小学生而言,无非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看”和“听”是“想”的基础,所谓观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地看和有效的听,当然,通过“看”所获得的信息量要远远高于通过“听”获得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听来的东西最终还要通过“看”来验证。但是现在的学生,在习作时,对观察的作用却不甚重视。我的这个结论源于一节语文课。  一天,我和学生一同学习《司马迁发愤写》一课。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司马迁之所以能够最终写成《史记》的三大原因。课

2、文分三层讲述,第一个原因是生活环境的塑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从小看着黄河波涛滚滚,呼啸而去,听着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故事,常常心潮澎湃,激动异常。第二个原因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父亲是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使司马迁从小耳濡目染。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博览群书,游历考察,积累文献资料和事实资料。  为了让学生对最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有深刻的体验,我想通过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促使他们加深理解。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写作前,一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有的说:“我先上

3、电脑,查一些相关的资料。”有的说:“我找一些相关的文章读读,吸收一些别人的精华。”有的说:“我还会认真构思,并且列一个提纲。”……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就是没有一位同学讲到写作前开展有效的观察或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我觉得很是失望,也觉得问题的严重。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确实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媒体、网络、图书馆等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这些间接的知识只能补充直接经验的不足,但决不能取代自己直接的经历、感知、观察和体验。尤其是学生的习作,绝对不能脱离他们多彩的生活和亲身的实践,但上述孩子们的回答却

4、表现出他们对写作“源头活水”的冷漠和麻木。  我急了,发问道:“同学们,难道你们的作文就单单靠上电脑,查资料,然后关在家里苦思冥想就可以写好的吗?”我想启发学生们能够说出要“观察自然,走进生活,经历体验”诸如此类的写作心得,但学生还是没有接茬的。我继续引导:“古人在谈论写作时,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叫‘读万卷书……’”,这时,许多学生接嘴到:“‘……行万里路’”我说:“对呀,要写好作为,不亲自实践,不实地观察怎么行呢。否则,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此时,我觉得时机成熟,就让学生重读课文中

5、的第三大原因,体会一下促使司马迁写成《史记》的重要原因到底是什么。此时学生才刚刚注意到两组重点的词,一组是“努力读书,充实知识”;另一组是“四处游历,积累资料”。  为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我在启发引导方面花了很多的力气。我在备课时,是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将写作的“源头活水”淡漠到这样的程度,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们不仅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有了深切的体会,而且对以往不良的写作习惯予以纠正,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流程进行了反思,在写作思想上“拨乱反正,返朴归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