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写作复习”教学反思.doc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写作复习”教学反思.doc

ID:5529901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9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写作复习”教学反思.doc_第1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写作复习”教学反思.doc_第2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写作复习”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写作复习”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写作复习”教学反思  写作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因而作文是中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分值比例很大,中考作文复习要教导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读,积累素材  一要多读无字书。即多观察生活,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正所谓“语文小天地,天地大语文”。因此,我们要把天地当阅览室,善读未写之书,且多写观察日记,积累写作素材。二要多读有字书。即课内外阅读。课本文章是范文要精读。但课内阅读材料毕竟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课外阅读,逐渐丰富和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要求同学们坚持每天做到三个一点:一是坚持每天读一点,

2、二是坚持每天悟一点,三是坚持每天背一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写作心理程序与阅读心理程序为倒进的关系。阅读是内化的吸收,作文是外在的表现。中考的阅读训练实际上同样也进行了语言训练,训练了写作。所以,在复习阅读时,教师不光是把阅读材料的题目答案核对后即为完成,同时还要花一点时间对这篇文章的内容、结构、体现的感情或意境、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既可以提高阅读技巧又可以积累素材,帮助写作,可谓一举两得。  2、精思,增强理解与激情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可见思考是读书的灵魂。精思可以使人们由单纯模仿型向创造型

3、转化,帮助人们更深刻,更准确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读精思,在阅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文章的精髓之所在,学习文章在选材、立意、构思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感悟写作技巧,技巧使阅读留下自己思考的脚印。也只有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反复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的人,才会有开创精神。  文章是用来传达人的情感的,情有所感故寄托于言辞,表现为文章。因而,学生在读完一篇优美的文章之后,内心总是会有一种写作的冲动,而教师恰恰要抓住这个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写一篇与之有类似经历或想法的文章,或对此发表

4、自己的见解。文章有了真情才能打动人,人有了这种冲动才会有无限的创作热情。  3、多写,活学活用  音乐家莫扎特,在世人的眼里是神童,其实他也是父亲的鞭子抽出来的。天才可以被抽出来,而庸人抽也抽不出来。可见写作才能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集学问之大成者,无论古今中外,均离不了多练。  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因此,我们一定要多写而且要循序作文,遵格创新。多模仿地写,多创新的写,多细心的修改。  4、反思,精益求精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

5、、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托尔斯泰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可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并加强对文章的修改是必要的。我们每次作文可以进行五反思:反思模本,提高思维的可靠性;反思构思,提高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选材,提高思维的多维性;反思写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反思立意,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只要我们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写作能力就在仿写、反思、创新中上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