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概论复习材料

兽医学概论复习材料

ID:5533382

大小:21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17

兽医学概论复习材料_第1页
兽医学概论复习材料_第2页
兽医学概论复习材料_第3页
兽医学概论复习材料_第4页
兽医学概论复习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兽医学概论复习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题型:填空题20选择20名词解释20问答题24综合题16第一章病理学基础第一节疾病概论疾病学1.疾病: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表现为机体生命活动障碍,对畜禽造成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2.疾病分类(选择、填空)按疾病发生原因可把疾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按疾病的经过,将疾病分为:急性病、慢性病、亚急性病按患病器官系统分类,可将疾病分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运动器官系统疾病其他:营养代谢病3.疾病的经过: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称为病程。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

2、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4.疾病的转归:分为完全痊愈、不全痊愈和死亡三种形式病因学1.病因:病因是指引起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包括外因、内因、诱因2.疾病发生的外因分为五大类:机械性的因素、物理性的因素、化学性的因素、生物性的因素、营养性的因素3.疾病发生的内因:所谓内因就是机体本身的生理状态,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1)机体的感受性: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作用能引起损伤;由于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形成机体的一般特性,如种属,品种,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营养的差异,对疾病的反应亦不同。2)机体的抵抗力:机体防御致病因素作用的能力①机体的防御结构:A.浅部屏

3、障:皮肤,粘膜和淋巴结B.深部屏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脏、肾脏、血脑屏障②机体的免疫性:生物体识别我物质排斥异己物质,以达到维持机体自身稳定性的一种生理功能4.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对致病因素具有感受性和机体抵抗力的降低。但是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而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依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5.病因对机体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通过体液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最基本、最重要的)6.疾病的因果转化规律: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是某种原因的结果,原因和结果不断地在相互作用中更换着位置。*以感

4、冒为例概括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发热→头痛→浑身酸痛→流涕→寒战→干咳→呕吐11第一节基本病理过程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是指休克和心脏功能不全;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充血、缺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包括:充血和缺血、血量、血液速度发生变化出血心血管壁完全性和通透性受到破坏血栓形成、栓塞、梗死血液形状和血管内容物异常动脉性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动脉充血,简称充血肉眼观:体积大、鲜红、温度上升、机能上升1、动脉性充血的原因:1)物理性因素:温热等物理因素2)化学性因素:酸碱等化学

5、因素3)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4)机械性:如摩擦2、病理性充血类型A、炎性充血:炎症早期或急性炎症B、贫血后充血:减压后充血3、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1)短时间的轻度充血,对机体影响不大,除去原因即可恢复;(脑部充血高BP——脑出血)(2)长期持续性充血时,往往继发淤血,会引起不良后果(3)充血对机体的有利影响:能使局部组织血流加速,营养物质输入增多,代谢旺盛,改善血液循环,可增强抗病能力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或发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肉眼观:静脉性充血(淤血)组织、器官呈暗红色或蓝紫色、体积肿大、机

6、能减退、表温降低原因:①静脉受压:肿瘤、肠套叠②静脉阻塞:血栓形成③心衰:右→全身淤血,肝左→肺淤血静脉性充血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短时间的淤血,不发生显著后果.若引起淤血的原因长期存在,则淤血将逐渐加重.淤血的组织缺氧,代谢障碍,可使局部出现:1)淤血性水肿2)淤血性出血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4)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器官硬化左心衰→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淤血右心衰→体静脉回流受阻→肝淤血心力衰竭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后,红细胞崩解,血红蛋白被分解成棕黄色含铁血黄素,这种胞质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在左心衰时出现缺血的原因主要有:破裂性

7、出血和渗出性出血破裂性出血:是由于血管壁受损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常见于外伤、炎症、肿瘤和血管硬化病理变化A.内出血:血肿、积血B.外出血:呕血、咯血2.渗出性出血11:是指血管壁无明显变化的解剖学变化,红细胞和血液成分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血管壁出血管。常见于中毒、某些传染病及维生素C缺乏病理变化A.内出血:淤点、淤斑、出血性浸润(出血性素质)B.外出血:血尿、血便血栓形成:是指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固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血栓则是该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⑴心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内膜下胶原纤维①血小板反复聚集②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系统⑵血流缓慢,涡流形成

8、①血小板与血管壁接触②血液粘滞性增加⑶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栓的结局:软化、机化、钙化机化:血栓形成后,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肉芽组织,逐渐溶解、吸收、取代栓塞,称为血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