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尾白虾在套养池塘中的病害及其防控对策.pdf

脊尾白虾在套养池塘中的病害及其防控对策.pdf

ID:55400205

大小:168.2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5

脊尾白虾在套养池塘中的病害及其防控对策.pdf_第1页
脊尾白虾在套养池塘中的病害及其防控对策.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脊尾白虾在套养池塘中的病害及其防控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脊尾白虾在的病害及其脊尾白虾(ExopaJaemoncarinicauda)又名白池塘四周缓慢游动;摄食量减少,甚至不摄食;虾体虾、五须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长发红,虾壳变软,胃肠空虚,甲壳易于剥落,对头胸臂虾科、白虾属,是我国特有的3种经济虾类之一。甲及尾部甲壳显微观察可见明显的白色斑点,虾体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慢出现死亡现象。该病主要对成虾危害较大,死亡虾含矿物质的优质食品。不仅如此,脊尾白虾还具有繁体中90%以上都是商品虾。由于白斑综合征主要是由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广等养

2、殖优点,病毒性因子引起的,故还没有特效方法来防治该病,具有良好的养殖发展前景。只能通过预防措施来防止疾病的暴发流行。近年来,随着沿海滩涂的开发,脊尾白虾的养殖2.白节病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在江苏沿海,其已成为该地区该病在脊尾白虾套养池塘中的发病概率也较高,海水养殖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主要表现为病虾反应迟钝,摄食量减少甚至不摄食,大,脊尾白虾的病害问题开始日益凸显,特别是虾体的后半段特别是尾部肌节发白,严重者尾部腐2007年以来,在江苏沿海梭子蟹套养池塘中脊尾白烂,其鳃丝发黄、肿胀,肝胰脏肿大、糜烂。该病的虾连续发生暴

3、发性疾病,给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死亡率没有白斑综合征高,死亡率在30%~50%。该损失,严重制约了其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为病大面积暴发主要是由塘底不佳及养殖水体老化等原此对脊尾白虾进行疾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因造成的,因此改善底质、水质及提高虾体的免疫能要。本文主要针对江苏沿海特别是南通地区,最近力便成为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2~3年内套养池塘中的脊尾白虾的疾病流行情况及3.黑鳃病其防控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寻找疾病防治的突破口,该病主要是由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等固着类为当地渔业的增产增效提供服务。纤毛虫引起的,具体症状表

4、现为病虾的体表、附肢等一、套养池塘中脊尾白虾的病害流行情况部位附着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质,其鳃部发黑,摄食在与梭子蟹等品种套养的池塘中,脊尾白虾暴发量减少甚至不摄食,呼吸、蜕壳较困难。该病主要在的流行性疾病主要有白斑综合征、白节病、黑鳃病等七八月的高温季节暴发流行,常与其套养的梭子蟹同几种,其中以白斑综合征为甚,该病暴发后危害性较时发病,该病主要影响脊尾白虾的生长及外观,致死大,脊尾白虾的死亡率可达60%以上。率不是很高,防治该病主要通过泼洒纤虫净等药物来1.白斑综合征进行。该病主要在夏秋季节暴发流行,特别是八九月二、套养池塘中脊尾白

5、虾的疾病防控对策份,在南通的如东、启东等地区,发病概率较大,其1.病害暴发流行的因素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脊尾白虾出现死亡时造成套养池塘中脊尾白虾疾病暴发的因素主要有80%与该病有关。发病特征表现为虾体反应迟钝,沿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两种,外因主要包括饵料、池塘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03065)。3.根据试验情况,可推广到家庭鱼缸、庭院水治疗效果不好,应送检确诊;锦鲤发生睡眠症,由细池、园林湖区、池塘及水库网箱等养殖模式出现这两菌感染鱼鳔使鱼失去平衡而产

6、生睡觉症状,用上述方种病害的防治。水体大的园林湖区、池塘及水库网箱法治疗比较有效。但有些资料认为锦鲤发生睡眠症是等养殖模式,采取直接用药防治存在成本高、操作困由病毒引起的,可能用上述治疗方法就没有效果,也难等问题,可将鱼捕上来,按上述方法集中用药药浴应送检确诊。也可达到防治目的。锦鲤病治好了可再放养。广东江门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陈明波4.据有关资料报道,锦鲤发生黄杆菌病症状时,邮编529020有可能出现锦鲤疱疹病毒病并发症,如果用上述方法及人为因素等,内因主要指自身的种质因素。塘投放适量的鲻鱼、梭鱼及特种贝类以辅助增氧、(1)池塘因

7、素化水质,还可放养适量的肉食性鱼类与瘦弱病虾形江苏南通地区沿海养殖池塘的塘底大多为泥沙饵料竞争和捕食关系,促使养殖群体增强活力,提质,由于长时间的投喂饵料造成池底淤泥发黑发臭,抵抗力。极易滋生病菌,再加上套养池塘多是常年利用,极少(2)选育优质苗种,提高自身体质有时间进行晒塘、翻塘,造成病菌宿主的大量寄生,放养脊尾白虾亲本时最好选用海捕亲虾,这样从而极易引起病害的流行暴发。以有效防止白虾的种质退化。亲虾个体要大小适q(2)饵料因素平均规格在3.3克/尾以上,尽量选择己抱卵的由于脊尾白虾为杂食性虾类,养殖户为了降低养虾。合理控制亲虾放

8、养密度,最多不要超过1.5殖成本,大多采用小麦等植物性饲料配合少量杂鱼进克/亩,若养殖密度过低则影响产量,若养殖密度行投喂,其中植物性饵料多为养殖户自行加工,很少高,超过水体负载量,极易引起养殖环境的恶化,使用配合饲料,由于加工设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