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鸡痘 重在防“白喉”.pdf

秋冬防鸡痘 重在防“白喉”.pdf

ID:55403396

大小:93.48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5

秋冬防鸡痘 重在防“白喉”.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秋冬防鸡痘 重在防“白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乡村科技2014.09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秋触冬性传防染病,鸡主要痘通过皮肤损重伤传在防一白喉~染,其中蚊虫叮咬是最重要的传播嚣乱与鸭童五鉴途径。鸡痘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尤以秋冬季节最为流行,一般在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冬季则白喉型鸡痘较多。一、白喉型鸡痘病因及流行情况白喉型鸡痘病原为鸡痘病毒。鸡舍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体外寄生虫、啄癖或外伤、饲养管理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会导致该病病情加重,当消化道或呼吸道发生其目前,对鸭瘟尚无有效药物可治疗,而对鸭霍乱的他病原感染时,偶尔也会继发鸡药物治疗效果很好。这两种病症状相似,易混淆

2、,所以痘。各龄期的鸡均可感染该病,但在防治时务必准确鉴别,才能确保治疗效果,减少不应以雏鸡和中雏最常发病,成年鸡少有的损失。发病。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该病病一、流行病学特点鉴别毒散播的主要媒介,一般通过损伤鸭瘟仅l起鸭、鹅自然发病,流行期比较长,当鸭瘟传的口腔黏膜、食道黏膜以及眼结膜入一个易感鸭群时,一般在3—7天后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传播。过3—5天后才开始大批发病,整个流行过程为153O天,死二、症状与病变亡率在90%以上。而鸭霍乱在各种家禽(包括鸭、鸡、鹅、火病鸡精神委顿,厌食,张口呼吸;眼和鼻孔流鸡和鸽)中均可感染,且病程短促,病鸭一般

3、在数小时至2黏性浆液,后变成淡黄色脓液。鸡痘痘斑多发生天内死亡;雏鸭常呈流行性发病,死亡率在80%以上;成鸭于口腔、喉头部、鼻腔、气管及支气管,导致喉头气多为散发性流行,其流行具有呈间歇性。管狭窄,气管喀出纤维样物,有溃疡;典型变化是二、临床症状鉴别口腔咽喉的痘疹形成黄白色假膜,覆盖在黏膜上,鸭瘟的特征性症状是流泪,眼睑肿胀,两脚发软不能像人的白喉。站立,下痢,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而鸭霍乱最急性三、防治措施病例可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精神委顿、食欲1.预防。将不同龄期的鸡分群饲养,合理布停止、呼吸困难、口腔和鼻孔有时流出带泡沫

4、黏液有时流局栏舍,通风措施良好,饲养密度适宜,避免各种出血水,频频摇头,很快死亡,俗称“摇头瘟”。翻开病鸭肛原因引起鸡的啄癖或机械性损伤。新弓{进鸡群须门,出现充血、水肿或有黄绿色假膜者。则可判断为鸭瘟。隔离饲养观察,证实无鸡痘时方可混群。预防接三、剖检鉴别种可用鸡痘弱毒疫苗,采用翼膜剌种法或毛囊涂鸭瘟病例的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有黄褐色假膜覆盖。腺擦法接种,或组织培养弱毒疫苗饮水免疫。胃黏膜出血或坏死,但全身皮肤表面有许多出血斑点,头2治疗。发病后,隔离病鸡进行治疗,严重的颈部出血更为严重;而鸭霍乱在胸膜腔的浆膜,尤其是心应予淘汰,并深埋或焚烧处

5、理。病鸡舍、运动场和冠沟和心外膜有大量出血点,脾脏常呈樱桃红色,最具特饲养器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对于病鸡口腔、咽喉征的是整个肝脏表面散布灰白色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黏膜上的病灶,可用镊子将假膜剥离后,用高锰酸四、死状鉴别钾溶液冲洗,再涂碘甘油,或涂擦冰片散、醋酸可患鸭霍乱的病鸭,死亡前常摇头,死亡时口、鼻流稀血的松软膏。对于重病鸡,可按每100克饲料添加水,嗉囊内充满饲料,手摸感觉硬实;患鸭瘟的病鸭流涕流O.08—0.10克土霉素,连喂3天,或按每100毫升饮泪,死亡时眼睛充血,嗉囊内无食物,手摸感到松软。水添3Do.05毫克金霉素,连饮2—3

6、天,可防止并发五、药物治疗鉴别细菌感染。●鸭霍乱可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但刘忠叶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村对鸭瘟则无效。●131311洪光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村131311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