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doc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doc

ID:55410582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2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doc_第1页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doc_第2页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doc_第3页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仪器名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2.操作的环境条件室温:10-35℃,相对湿度:20-80%℃.3.操作步骤3.1外观检查掀去仪器罩,观察仪器外表有无异常.3.2开机前准备3.2.1打开排风开关,检查通风是否良好.3.2.2查看电线插座、气路管道连接是否正常.3.2.3检查水封是否充满了水.3.3开机步骤3.3.1在仪器上按装一只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3.3.2开启电源总开关,开启仪器开关.3.3.3调整波长,点亮空心阴极灯,设置工作参数.对于Cu、Mg等谱线简单的元素可选择较大的通带宽度;Fe、Mn等谱线复杂的

2、元素通带宽度应较小。3.3.4仪器及空心阴极灯预热30分钟以上,使仪器各部件及灯的能量进入稳定状态.灯预热时间不够,结果漂移3.4稳定性检查相对标准偏差RST<5%.3.5技术性能检查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要达到3个9.3.6测定步骤测定cu、Ni、Ag等不易原子化的元素及碱土金属时,使用贫燃火焰;对于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如cr、Al、及稀土金属等则适用富燃火焰。多数元素使用中性,即化学计量型火焰,燃助比为1:4。合适的燃助比应通过实验确定。固定助燃气流量,改变燃气流量,观察所测吸光度值与燃气流量之间的关系

3、选择最佳的燃助比。3.6.1先打开空气缸瓶开关,再开乙炔缸瓶开关.3.6.2点火.火焰稳定10分钟.如果结果漂移,燃烧器预热不够,应加长预热3—5分钟配制标准系列和制备试样应注意加酸,以免低浓度元素在器壁发生吸附作用,导低浓度范围线性变差。3.6.3依次测定空白、标准溶液、样品溶液,记录结果.一般元素都有多条共振线可供选择,应根据试液中待测浓度范围选择最适宜的波长。若待测元素的浓度很低,应选择灵敏度最高的波长;若待测元素浓度很高,为了避免过分稀释引入的误差,则应选用灵敏度较低的波长。亦可采用偏转燃烧器降低吸光度

4、,使标准系列及试样吸光度值不高于0.6,否则,标准曲线弯曲严重,误差增大。最佳吸光度应在0.1—0.5之间在测定过程中,每测定5—10个待测试样就应冲洗雾化系统,调节零点,同时测定一个适当的标准,以监视仪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测定的空白偏高不下应吸入3%HCL或3%HNO,充分冲洗后再用水洗净。3.7关机步骤3.7.1测定完毕后,熄火,熄灯,关机,关电源总开关.3.7.2取下空心阴极灯,放入盒内.3.7.3关闭乙炔缸瓶开关,关闭空气缸瓶开关.3.7.4待机身达到室温后,罩上仪器罩.3.8填写使用记录在仪器使用记录

5、本上,及时填写使用人员、时间、环境温度以及使用当中遇到的问题.4注意事项4.1一定要注意先开空气,后开乙炔;先关乙炔,后关空气.4.2经常检查废液桶,及时倒出.5仪器维护仪器室内不准放置各种强酸强碱溶液,以免腐蚀仪器.火焰呈现锯齿状,这种故障是由于仪器长期使用,燃烧头的狭缝较脏引起的。解决的方法是:开启空气压缩机,同时用单面刀沿缝小心地刮,利用空气把刮下的沉积物吹掉,注意不要把缝边刮坏。平时做完实验,可吸入0.2%的HNO3及去离子水各5mL后,干烧一段时间,即可保持燃烧缝的清洁火焰不稳定或者发黄空气压缩机出口

6、压力不稳、乙炔流量不稳、乙炔钢瓶压力过低均能引起火焰不稳定。排风设备的排风量过大、仪器周围有风也能引起火焰不稳定。解决方法是正确设置空气压缩机及乙炔的流量;及时更换快用尽乙炔的钢瓶;安装合适的排风设备;做试验时,保证仪器周围没有风。仪器长期使用,在燃烧缝沉积盐类杂质或清洗不彻底都有可能出现火焰发黄,这时,应彻底清洗燃烧头,方法同火焰呈现锯齿状的解决方法平时要保持仪器室内清洁卫生,仪器不使用时盖上仪器罩.仪器上不准放置任何重物,灵敏度低(1)选择灵敏度高的谱线。(2)灯电流过大,应减小灯电流。灯电流的选择原则:在

7、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情况下,尽量选用低的工作电流。(3)喷雾器调整不好,雾化效率低。应适当调整雾化撞击球位置,使形成的雾多而均匀。(4)毛细管堵塞。用不锈钢丝捅开,或另换毛细管。(5)通带宽度过宽,应选择较小的通宽度。(6)空白污染,更换新空白。(7)燃烧器高度不合适;应调整其高度,使测定的光束从自由原子浓度最大的区域通过,可以得到较高的灵敏度。(8)样品粘度过高或杂体等物理原因造成原子化效率低。可对样品进行稀释处理,改善其物理特性。(9)如果灵敏度逐渐下降,可能是光路系统有污染,应清洗外光路的元件。结

8、果漂移(1)灯预热时间不够,仍未稳定。(2)灯存在问题,发生强度变化,换灯。(3)燃烧器预热不够,应加长预热3—5分钟。(4)样品未混合均匀。(5)使用负高压过高,使用时间过长,“疲劳”引起。(6)燃气不稳。应注意随时观察调整,当乙炔钢瓶压力小于0.5MPa时应及时更换。若发现胶管老化引起漏气现象发生则应立即更换。(7)若观察火焰,发现不规则,则可能是雾化器内部太脏引起,可用蒸馏水或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