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芬优秀案例.doc

杨晓芬优秀案例.doc

ID:55427121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杨晓芬优秀案例.doc_第1页
杨晓芬优秀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杨晓芬优秀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本日记本的风波—班主任工作案例一则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杨晓芬【事件】上星期的一天,我刚走进教室,黄莹莹同学手拿一本日记本走了进来,气冲冲地说:“胡老师,陆秋霞偷了我的日记本,这是我从她书包里翻出来的。”“是不是她干的?”我也有些吃惊。“您看,他把我的名字也给涂改了。”说起陆秋霞,班里同学都知道他有很多坏习惯,曾有一次,她把别人写好的作业本写上自己的名字当自己的作业上交,所以平时大家有什么不好的事都怀疑是她干的。但是自从这学期班里开展了“好学生我来当评比”活动以后,一直没有听到同学反映她有不良现象。“今天怎么了?”我觉得纳闷,琢磨一番之后,

2、我还是决定调查调查再说。于是安慰黄莹莹先回座位。【分析】班级发生“失窃”事件,而且事实证据俱在,看来陆秋霞确是这件事的实施者了。但我还是觉得不应把她定位成“小偷”而大加责罚。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她们还是成长中的人,其道德评价和道德意志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出现这些问题,并不等同于成人的犯罪行为。从陆秋霞的事件来看,她把别人写好的作业本写上自己的名字当自己的作业上交的坏习惯已经得以纠正,现在又发生了类似事情,这是一种反复,应当让他在这些反复中更快地成长起来。另一方面,凭着对陆秋霞的了解,我觉得这事也许另有原因。孩子心里往往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3、不肯对他人讲心里话。【过程】1.侧面了解,调查真相两天过去了,我一直在观察着陆秋霞,只见她默默无语,心事重重,有意在躲着老师的目光。我并没有马上找她,而是先把经常和陆秋霞在一起的卢碧玉找来了解,卢碧玉说:“那天,我俩在教室写日记,当时,我们不知道要写什么,就从黄莹莹的桌上拿了她的日记本来看,看完后,陆秋霞去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了,我没注意就把黄莹莹的日记本随手装进了她的书包里。”“不是她偷的日记本,那日记本上的名字又是谁涂改的呢?”2.直接交流,爱心感化当天下午,我找来陆秋霞谈话。她一走到我面前,就低着头不知所措。“不用紧张,我不是在责怪你

4、。”我笑着说。“我只是想听一听你的心理话。谁能没有缺点呢?有了缺点、错误只要敢说真话,就得到别人的谅解,自己也感到轻松了,对吗?”只见她低头不语,我接着说:“那日记本本来就不是你偷的,可同学们误认为是你偷的,老师要还你一个清白呀!”这时,她睁大眼睛看着我,“杨老师,你怎么知道?”“对,我只是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不是你偷的,为什么把名字给涂改了呢?”“杨老师,对不起……”这时,她才对我讲述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在黄莹莹找日记本找不到时,又怀疑到了他身上,当时她理直气壮地说:“谁拿谁是狗。”回到家,才发现,自己书包里原来真有这本日记,想还吧,又怕

5、同学的讥笑,因此,干脆把日记本的名字给涂改了。3.澄清事实,增进团结事情已经清楚了,还是公布于众好,免得同学们在底下叽叽咕咕,给犯过错误的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于是,在星期一的班会课上,我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向同学们讲了一遍,然后,陆秋霞郑重地将日记本还给了黄莹莹,这时,大家紧张的情绪放松了,气氛和谐了,而陆秋霞对于改掉自己错误的行为也更有信心了。【反思】1.班主任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头脑一定要冷静,要注重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后进生敢于说真话,吐真情,这样才能圆满解决问题。2.注重调查研究,到同学中去,倾听同学们的

6、声音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我们每位班主任如果鲁莽地批评出事的学生,恨铁不成钢,势必造成对学生心理的伤害,不耐心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出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让我们在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调查,少一点武断。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