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ID:5548359

大小:3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18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_第1页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_第2页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_第3页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_第4页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方法例说【考情分析】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学体裁。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08《江苏考试说明》将学类本阅读列入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小说为主”,而江苏高考多年一直以散为阅读本,因此,在新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中,小说阅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

2、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相关知识链接】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学样式。2、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3、人物塑造方面: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

3、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4、情节结构方面辨析五个,即谁(h)、什么事(hat)、什么时候(hen)、什么地方(here)、为什么(h)。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理清线索(明线、暗线)。

4、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环境描写方面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祝福》《阿Q正传》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6、主题内容方面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

5、以下几种:(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7、语言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三、规律点拨:小说阅读训练题型(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误区: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没有立足原,无中生有,概括出原中没有的东西;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解题思路应分四步

6、走: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2)、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

7、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⑤、揭示主旨(4)、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