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5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5教学设计.doc

ID:55509355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5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5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5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5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5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堂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内容   练习5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了解一些生活中最新出现的词汇。 2.让学生通过诵读掌握一些表示说话时的情态的词语,积累以备用。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即兴演讲。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理解成语意思并懂得活学活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丁大勇和爸爸看电视时,爸爸对大勇的“劲歌劲舞”这个词表示不理解。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什么是新词儿?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说新词出现的原因。 

2、 (4)引导学生小结: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新的词汇层出不穷,这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学习。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意思。  (2)学生试说这些新词儿的意思。  (3)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思考准备。  (2)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知道的新词儿。  (3)总结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堂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内容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教师范读,指

3、导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说出这些词语的特点。  (4)同座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的大概用法和使用的语言环境)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用其中的一些词语模拟一个语言环境,说一段话。  (3)集体齐背,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月光启蒙》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  (3)通过

4、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体,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3)学生再次练写。第二课时  三、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堂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内容  (2)学生自选话题。(可用题中的参考话题,也可自己拟定话题)  

5、2.指导  (1)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演讲的技巧和时间分配技巧。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话题用五分钟的时间作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话题。(各组学生互相提出各自对对方演讲的看法)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演讲。(师生共同评议演讲的内容、用词、语气、方式是否得当)  (2)评议小结。  四、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售、军。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售、军”的书写方法。  (2

6、)学生练写,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