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

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

ID:5551743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8

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_第1页
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_第2页
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_第3页
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_第4页
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届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预习设问】1、秦汉化的历史地位和特点;2、科技成就;3、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特点;4、佛教传入的时间和道教兴起的时间、主要经典;、《史记》和《汉书》;6、汉代学的主要代表;7、秦始皇陵兵马俑【自主预习】①秦朝“,,”;汉朝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化。②秦汉是多国家,各民族化蓬勃发展,风格多样。中外交流频繁:大规模吸收外化,特别是后,中亚、印度半岛化流人。秦汉化也广泛外传。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发明、《》的问世、和的成就。气势恢宏:如、、《》等。武帝时的“”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是我国第一部较的历书。西汉关于的记录,世界公认最早

2、。①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②发明制作可遥测千里外地震方位的,早欧洲多年。数学:《》成书于东汉,介绍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标    志我国数学形成了。《》:战国问世,编定。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神农本草经》:东汉著,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著作。华伦:被誉为””,擅,发明,早西方1600多年。张仲景:被称为“”,所著《》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发明:我国最早,前期已有絮纸和麻纸。甘肃出土了已知世界最早的纸。改进:10年用树皮等造出便书写、料易得、造价低的“纸”。外传:4世纪起,传至、后又传至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中亚

3、,后经阿拉伯传至非洲和欧洲。①董仲舒新儒学独尊于西汉,王充唯物思想弘扬于东汉,反映两汉两种截然不同哲学观点。②佛教传人,道教产生,古代宗教发展形成新格局。董仲舒新儒学:儒学为基础,、是核心;独尊儒术,建立等学校,以作为教育内容。背景:当时神学兴盛,宗教发展,儒学神化,迷信大行其道。①万物由构成。②精神依存于,“”,反对厚葬。佛教:西汉末经传入。东汉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两位高僧,用白马驮佛经。在洛阳传教建。道教:东汉时,民间与学说结合而成。《》是当时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①著,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

4、。②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三干多年的历史。③体例严谨,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史料和学价值。《汉书》:东汉写的我国第一部,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赋:讲究排比,并用,缺点是。西汉的气势恢弘,篇幅较长,代表作有司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的现实感强,篇幅较短,代表作有的《两都赋》。汉“乐府”诗:形式,内容,语言,我国学明珠。陶塑:,整体表现了秦朝军阵的雄伟气势。东汉成都说唱俑和洛阳杂技俑。秦汉大量的、也极具艺术价值。艺术绘画:墓宝壁画、帛画、木刻画等,多有精品。出土的彩色帛画,是汉代艺术珍品。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性强,是了解当时人们与的珍贵资料。【重点问题】

5、秦汉时用封建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巩固练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瑞:吉祥之意。)应诚而至。……上下不和,则阴阳谬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害所由起也。”——摘自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非自然也。”“六经之,圣人之语,动言天者,欲化无道,惧愚者之言。”——摘自王充《论衡•

6、谴告》材料三“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摘自王充《论衡•论死》请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②材料二、三反映了王充的什么思想主张?③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思想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重点问题】中国古代思想的主体是政治思想,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秦用“法家”思想治国。原因是:战国时秦国用法家商鞅,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础;吸取分封制造成春秋战

7、国分裂割据的教训,而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分封;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只有实行中央集权才能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同时认为严刑酷法可以阻止人民反抗。”西汉先用“道家”后用“儒家”。先用“道家”是因为:刘邦等认为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是招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因而采用“道家无为”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刘邦还认为秦没有采取分封而实行集权也是其灭亡的原因,故恢复分封制。后采用“儒家”是因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在位时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提供了前提。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宣扬“大一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它不同于法家强

8、调刑罚,而是强调思想统治,更有利于专制统治,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