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

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

ID:5552021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8

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_第1页
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_第2页
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_第3页
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背景材料】2009年10月20日,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的中心议题是“生态明与河流伦理”。自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埃及、印度、日本,以及欧盟成员国等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水资、流域管理及有关社会科学、人学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决策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当今河流开发与保护、流域生态构建、水资可持续利用等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和研讨。论坛旨在重新认识并构建人与河流的新型关系,唤醒人们自觉呵护河流、关爱河流的意识,呼吁社会强化保护河流的措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共

2、存共生。【考点链接】历史学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南是中华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地;黄帝故里;河南是华夏明的发祥地之一和北宋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之一;中原思想化是中华民族思想化的核心;龙门石窟;洛阳、开封、郑州以及安阳都是著名的古都;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历史上的黄河水患;古代对黄河的治理;历史上的关于黄河改道问题;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本”思想。政治学科:优化资配置;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对外开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维护国家利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

3、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正确的价值观;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地理学科:黄河等河流的水特征;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河南及郑州的自然特征和区域特征;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河流与自然、人要素的关系;河流的开发与利用;洪涝、断流、凌汛、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科学用水;可持续发展战略。【模拟高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河流量和含沙量统计图。(1)黄河头至兰州水量增加和龙门至潼关段流量增快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A曲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和B曲线在河口至陕县段增值迅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4、什么?(3)简述在潼关下游修建小浪水利枢纽的主要作用。材料二: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余秋雨《化苦旅》(4)中所赞美的工程是什么?是谁在什么时候兴建的?材料三: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明的摇篮。历史上黄河既哺育了两岸人民,也曾让黄河儿女饱受水患困扰。新中国成立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黄河治理力度,黄河洪水得到了有效控制,创造了60年伏秋大汛不决口

5、的历史奇迹。——郭庚茂《在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请举出我国从古至今治理黄河水患的有关史实。材料四: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拼能、拼资、污染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生态明这一新提法,把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把“生态明与河流伦理”作为中心议题,再次显示了我们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生态明的决心。(6)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政府关注生态明的建设的原因。(7)结合材料四,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国家应怎样建设生态明?参考答案:(1)黄河头至兰州这一段有较多支流(洮河、湟水)汇入干流。龙门至潼关段汇入了渭河、汾河等众多支流

6、。(2)A曲线兰州至河口段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重要农业区,生产和生活取用水多;降水较少,支流汇入很少。B曲线河口至陕县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3)调控下游水量和含沙量,保证“地上河”的安全(4)都江堰。李冰、战国。()东汉王景治黄河、元朝修治黄河;解放以兴建龙羊峡水电站、黄河小浪底等工程。(6)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②政府要履行好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党的执政

7、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7)①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投入,以税收、价格等杠杆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完善环境法律。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环保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