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ID:5556613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8

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_第1页
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_第2页
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_第3页
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_第4页
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2014年秋季小学教研活动总结20141217号,六年级四班坐满了听的老师,他们正在进行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六年级主办,主题数学阅读的思考,本次活动分一下六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观,做老师是常盼镯,做的题目是——数与形。第二环节是做老师谈设计理念,第三个环节有崔丽萍老师针对这节进行点评,第四个环节有宫巧粉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问题的剖析,第五环节是请老师们评一评本节,第六个环节议:大家一起讨论讨论,针对本节或在自己的教学中有哪些困惑,提出,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数与形是六年级新增加的内容,如何通过形总结数之间的规律,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用规律解决

2、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在对重难点的突破上,常老师利用了孩子的前预习,问题引领,让每个孩子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堂,特别是阅读情境图时,没有任何条,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竟然又是如此出乎老师的预料:生1:我看到了三个不一样的正方形。生2补充:这三个正方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正方形这是刚才同学回答的,但是我发现每个正方形又有不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第一个有一个小正方形,第二个有四个小正方形,第三个有九个小正方形。生3:老师我看到了这些小正方形的颜色不一样。生4:老师虽然颜色不一样但是也有一样的地方,都从右下角的第一个小正方形开始,在它的外围有相同颜色的小正方形。常老师说:同学

3、们观察的真仔细,回答得也很完整,但是小精灵却给我们提出了不一样的问题,谁愿意回答这一问题:当同学的小手一个个举起的时候,常老师却皱起了眉头,同学们本上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有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交流。当讨论声议论声此起彼伏的时候,却又一部分孩子举起了小手,我走进了一个同学面前,让他讲一下是如何理解的?这个小组的组长竟然说:“马老师,你也没有看懂吗?“我无奈的点点了头算是回答了。这个孩子竟然说:“我是我们发现了当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结果就是几个奇数和的平方。”我故意摇了摇头。另一个同学说:“你比如1+3有两个奇数和就是2的平方,再比如1+3++7+9有个连续的奇数和就是的平方。

4、”我从内心对孩子无比的佩服,但是这一规律你们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孩子们有点小困难?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说:“老师,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叫数与形?”我真替常老师捏一把汗,教育机智极强的常老师微笑地说:“我们是否要走进必达加斯加,你会发现数与形的和谐之美,你是否要走进我过的数学家的杨辉,他是如何发明杨辉三角的,你是否要走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又是什么?你是否要走进日本数学史家米国藏在他的著作《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说道:他告诉我们,不管他们(指学生)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即使把所教给的知识(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等)全忘了,唯有铭刻在他们心中

5、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都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想实现“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获得知识和进一步学习的方法,逐渐掌握蕴涵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一篇篇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和听老师打开了眼界,我真的感觉到孩子不是学数学,而是在享受数学,享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的快乐,享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在评阶段,彭玲霞老师提出,如果把过程呈现出动态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对呀,过程的呈现就是重难点的呈现,让孩子看到每次比上一次增加了几个小正方形,就给数与形的结合提供了联姻的平台。形象的比

6、喻把评、议推上了高潮,贾红霞老师的问题与困惑:“我认为规律总结的有点早,如果能更好的呈现形与数完美的结合下再总结规律,效果也许别有一番风味。”真可谓一时激起千层浪,老师们针对一个新的型进行了研讨,总结我们自认为可行的最佳方案。最后由马晓辉老师作结:谢谢所有老师的精彩发言,其实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校教师们的困惑。最后集思广义针对以后的堂教学提几点建议。1精心研读教材,挖掘教材,切实找准每节内容的重点、难点上前要思考一下:我这节的理想目标是什么?我想让学生经历什么?获得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怎样才能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怎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学生出现某种情况可怎样回应?怎样才能有效的抓住重点、突破难

7、点?对这一切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2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堂好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实的内容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能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而好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当内容和形式不能统一时,我们宁可只要内容,不要花架子。特别是当堂出现新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教案,无目的的进行,及时刹车也许就是堂的一大闪光点。3要精心设计每个问题,引导学生多读书。我们的提问要有目的性,力求每道题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