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doc

普通高中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doc

ID:55569437

大小:1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8

普通高中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doc_第1页
普通高中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doc_第2页
普通高中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doc_第3页
普通高中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doc_第4页
普通高中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4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厦门集美中学  余 亮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内容被安排在必修系列4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对于柱坐标系、球坐标系只作简单了解。了解在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刻画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体会它们的区别。由此可见,必修系列4是为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质的学生而设置的,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内容触及该专题特有的基本概念和

2、思想,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深入浅出,不可过度的形式化,不讲求非常严格的系统性。在这里,可以通过教材安排很好地说明这点,本节没有一道习题,课后只有一个阅读与思考《笛卡儿、费马与坐标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眼界与兴趣。由此,除知识能力这个关键以外,情感、态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也是一个关键。2.本节内容中出现了5个思考,多个问题,一是从创设问题情境角度,我们有了多种选择。二是问题贯穿始终,问题的预设很关键。问题情境一般有以下种类:①问题的障碍情境:就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经验的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的困境,以

3、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的一种问题情境。比如说:本节开始所问,建立平面(或空间)直角坐标系后,平面上(或空间)的可以用直角坐标表示;建立极坐标系后,平面上的点可以用极坐标表示。类似地,是否能建立空间极坐标系,用极坐标表示空间的点呢?②问题的发现情境:就是通过呈现一定的背景材料,引出新的学科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征或内在规律,产生新的学科概念的一种问题情境。比如说:第1个思考中所问,在圆形体育场内,如何确定看台上某个座位的位置?③问题的解决情境:就是直接呈现出某个新的学科问题,

4、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去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探求知识、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问题情境。3.有一定的学科渗透,特别地,球坐标系在地理学、天文学中有广泛应用。本节内容还介绍了一些相关知识,在测量实践中,球坐标中的角称为被测点的方位角,称为高低角。4.本节内容完善了极坐标系,也进一步揭示了坐标系是如何运用长度、方向来刻画物(或点)的位置的。二、教法与学法设计建构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如支架教学策略、认知学徒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而贯穿这众多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

5、中心、以学生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思想。建构主义的三个基本观点:①知识观: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②学习观:第6页共6页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

6、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③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所以,在教学策略安排方面可以用建构主义教育教学观点来指导。教学策略安排方面做以下设计:①问题前置与问题贯穿始终:类比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向

7、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升维过程,让学生思考,是否能建立空间极坐标系,即问题的障碍情景;②新旧知识间反复的相互作用:柱坐标与球坐标的图形表示,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变换公式都可以作对比理解;③加强阅读与思考: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坐标系的用途、产生过程和原理。三、教学目标设计与怎样落实这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空间极坐标系即柱坐标系、球坐标系的特征,并能区分其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相关性与实际应用性,了解类比思想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学生的数学兴趣,努力去探究

8、、创新坐标系。怎样落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①情境创设: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由建构主义理论,我们要做到问题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问题要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②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把握知识应用规律。③知识应用:通过一定的训练题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当然,在本节内容中这块要点需被弱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