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pdf

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pdf

ID:55577212

大小:528.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9

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pdf_第1页
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pdf_第2页
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pdf_第3页
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pdf_第4页
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4卷第1期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1.34No.12015年3月JOURNALOF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0GYMar.20l5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李雪萍,黄振林(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抚州344000)摘要:入明以来,南北曲的盛衰更替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起源于南方民间的南戏逐渐进入了文人的生活视野,南戏声腔在南方得到了广泛的遗存,并得到文人的恣情改编,同时在福建、浙江等区域发生着集中的流变。尽管文人骨予里瞧不起这些来源于民间的淫词艳曲,但南戏的蓬勃发展

2、使得文人对戏曲的评价标准悄悄地发生变化。关键词:南曲;北曲;声腔;民间版本中图分类号:J8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12(2015)Ol-0027-06李雪萍,黄振林.南方地方腔调的活跃与传奇“原生”的民间版本考证[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1):27—32.LiXue—ping,HuangZhen—lin.VitalityoflocalintonationinthesouthChinaandverifyingarchaicfolkve~ionofleg—ends[J].Jo

3、umalof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15,34(1):27—32.1南北曲的此消彼长与南戏戏文的原生形,淫哇不逞’。太祖所欲屏者,顾反设之殿陛间,不为怪也”。尽管最高统冶者对所谓“淫哇妖靡”态之声、“喧晓流俗”之乐严厉呵斥,但明初民间声腔从音乐形式上说,我国词曲的递变从北方看,的繁盛,特别是以南戏戏文为主的民间戏曲的勃是唐宋词乐、北方俚俗歌谣、胡乐番曲、北方说唱、兴,承接宋元余绪益发汹涌起来。这些繁杂淫秽之北曲曲乐;从南方看,是唐宋词乐、南方村坊

4、小曲、音犹如民间郑声,乐随辞生,辞伴歌行,与宫廷教坊南方说唱音乐、南曲曲乐。词与散曲的递变多体现雅乐形成抵牾。为文人雅乐的发展形态,词与剧曲的递变多为体现人明之后,南北曲的盛衰更替发生着明显的变民间俗乐的发展形态。明太祖朱元璋在取得政权化。王骥德在《曲律·论曲源》中,对明万历以前南后就十分重视雅乐。《明史·乐志》云:北曲的盛衰描述如下:明兴,太祖锐志雅乐。是时,儒臣冷谦、陶金章宗时,渐更为北词。如世所传董解元凯、詹同、宋濂、乐韶凤辈皆知声律,相与究切《西厢记》者,其声犹未纯也。入元而益漫衍其螯定”。定都金陵,即设典乐

5、官,“命儒臣考定制,栉调比声,北曲遂擅盛一代;顾未免滞于弦八音,修造乐器,参定乐章。其登歌之词,多自索,且多杂胡语,其声近噍以杀,南人不习也。裁定。迨季世入我明,又变而为南曲,婉丽妩媚,一唱《明史·乐志》还载,朱元璋“尝谕礼臣日:‘古三叹。于是美善兼至,极声调之致。始犹南北乐之诗章和而正,后世之诗章淫以夸。故一切谀辞画地相角,迩年以来,燕赵之歌童舞女,成弃其艳曲皆弃不取。⋯⋯十二月乐歌,按月律以奏,及捍拨,尽效南声,而北词几废¨J。进膳、迎膳等曲,皆用乐府小令杂剧为娱戏,流俗喧王骥德这段话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南北

6、曲风格的差异巨大,南方人根本不习惯北曲。他描述北曲“近噍以杀”、南曲“婉丽妩媚”,应该说是生收稿日期:20l4—D7-2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明代文人传奇与民间腔调依存关动准确且贴近当时南北曲的风格实际;二是起码到系研究》(12YJC751044)项目成果之一。他完成《曲律》的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南曲在作者简介:李雪萍(1974一),女,江西临川人,教授,主要从事戏曲理论与南方的兴盛超过了北曲的地位,因为就连燕赵地区戏曲史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拄的歌童舞女,都放弃北曲而尽逐

7、南声。史》说:“作为一种声腔源流来看,南戏音乐最初起南方文人曲家对剧曲的南北差异都有很强的源于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歌曲。具体地说,他最初意识自觉。对音律有精深研究的文人何良俊只是温州的一种地方声腔”_3J。戏曲学者经常引征(1506—1573)挚爱北曲,面对汹涌而来的南曲潮徐渭《南词叙录》中的话:“永嘉杂剧出。则又即村流,他感慨:“近日多尚海盐南曲,士夫禀心房之精,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从婉娈之习者,风靡如一,甚者北士亦移而耽之,更女顺VI可歌而已”llJ,来说明南戏是由原始草根形数世后,北曲亦

8、失传矣”。何良俊为明嘉靖间贡生,态的村坊小戏逐步成长演变为较为完整的演剧形精于北曲音律。弃官归家后仍痴迷音律。所以,把式。由于南戏曲词的民间性、曲韵的地方性、曲体曾在正德年问到北京学得50套北曲的著名老曲师的不稳定性,加上“事俚、词质”、“古色可挹”(吕天顿仁请到家中担任曲师,并感慨“南京教坊人所不成),人明以后激起文人对宋元南戏故事雏形强烈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