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复提纲.doc

旅游地理复提纲.doc

ID:55606599

大小:53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5-20

旅游地理复提纲.doc_第1页
旅游地理复提纲.doc_第2页
旅游地理复提纲.doc_第3页
旅游地理复提纲.doc_第4页
旅游地理复提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地理复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旅游地理复习提纲一、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1.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资金;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2.旅游业促进文化繁荣: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3.旅游业促进社会进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明程度;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推动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二、旅游景观的欣赏办法(一)优选欣赏位置和角度景观类型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高大雄伟的山脉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峡谷洞一线天等景观要置身其中近观远眺、俯瞰地貌的酷似造型

2、路南石林的阿诗玛、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石老人特定的观赏位置山中的峡谷、溶洞长江三峡、科罗拉多峡谷、桂林芦笛岩洞、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瀑布尼亚加拉瀑布、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适当距离仰观大江河湖海洞庭湖、长江、滇池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上俯览远望[来源:学_科_网]小湖沼池塘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杭州西湖低临水面建亭榭廊小路近观山水有机组合景观漓江山水、长江三峡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二)把握观赏时机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孪化的自然景观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北京西山观红叶——金秋季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

3、季;松花扛、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11月前后;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人文景观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三)品味文化内涵(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1).自然风景区中的人文景观:因势、得体,人地协调并突出自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4、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统一,并突出自然(如自然风景区的寺、塔等)(2)非自然风景区中的人文景观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基本准则.表现: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北方的园林和江南的园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不同.(3)风俗民情:一方山水一方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五)要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鉴赏项目鉴赏内容山的内在意蕴鉴赏力量之美力量之美使得人们时常将某种崇拜以山水来比喻,如“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山,这力量是海”刚毅之美“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山者,刚毅、沉静、果敢、稳固、坚忍不拔文化之美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5、使得中国的名岳大山由单纯的自然景物升华为“人文山水”精神之美名山经常表现为其与宗教的融汇结合,由此而诱导游客萌发人生哲理层面的精神飞跃和意念升华。人们往往以山寄托自己的情怀,因山峦景观之美升华为精神享受之美水的内在意蕴鉴赏以水寄情,借水抒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长江之水流露无限感伤怨愁以水寓意,观水体验 水体之美在于其永远的流动,水流运动给人带来生生不息的美感,人们常以水来寓意和比照某些事物和情感以水寓理,观景升华 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命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先哲们以水论事、以水喻理、以水明志的精辟论

6、见,堪称华夏文化的思想宝藏三、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区位条件(地理位置)和可进入性;客源市场条件;交通条件;区域环境背景、地区接待能力、经济背景;旅游环境容量。2.旅游规划的内容: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游览价值?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②资源的集群状况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

7、近是否有特征相似的景点★客源市场客源主体与旅游资源的距离,旅游资源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旅游接待能力与客源规模的关系,旅游区承载能力与客源规模的关系,交通运输能力及景点集散能力与客源于规模的关系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客源地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组成要素及主要内容旅游吸引物和活动的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食宿等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规划市场营销等旅游社会因素的规划主要内容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