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论文.pdf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论文.pdf

ID:55640056

大小:408.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2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论文.pdf_第1页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论文.pdf_第2页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论文.pdf_第3页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论文.pdf_第4页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4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1.34第1期Journal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1,2014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汪玉宝(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435002)[摘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从自然联系和人为联系的两个不同角度,对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任意性是自然联系层面的属性。理据性是人为联系层面的属性,它们共同支配着语言符号系统的

2、发生和发展,并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本文旨在理清任意性和理据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语言符号性质的研究。[关键词]自然联系;绝对任意性;人为联系;相对理据性[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733(2014)01-0058-05doi:10.3969/j.issn.1O09—4733.2014.O1.012’引言象,后者即能指所指称的概念。所指是概念,就从古代的唯名、唯实之争,到现代的任意性是说它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事物在人们或理据性之论,其间虽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但语意识中的再现

3、,是可用言词表达的意象,即表达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问题,却一直是的是概念上的“某种东西”,比如在说“树”这个语言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核心话题之一。词时,其所指并不是实际的树,而是树在人脑中综观古今中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学者们的观点的形象;能指是音响形象,是一种能唤起与概念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强调任意性,认为语相连结的一串心理印迹的声音;它们二者构成了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索语言符号的内容,例如“shu”这一串声音与其概绪尔[13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能指和所念连结就构成了

4、语言符号“树”。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并把这种任意性视为头等重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或概念与音响形要的原则。第二种是强调理据性,认为语言符号象)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任意性的还是理据性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如认知语言学的?要说清这个问题,需结合能指与所指之间联领域的学者Lakof、Langacker等人,他们从系的性质进行分析才行。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认知的理据性等角度挑战我们知道,事物之间的联系有自然联系和人任意性原则。第三种是持折衷的看法,认为语言为联系之分。事物的自然联系是指事物之间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

5、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着自然的客观联系,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如Bolinger和Sears!提出“语言既是任意的又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砍伐树木、破坏植被、是非任意的”。因学者们观点不一,至今仍末达排放大量的氧化氮、二氧化碳等因素造成,这种成共识。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自然联因果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纯属自然联系现系和人为联系两个层面,论述任意性和理据性是象。而事物的人为联系却呈现出“人化”的特语言符号不同层面的两种属性。点,是一种人为参与的主观联系,它与自然联系一截然不同,人为联系的事物之间不

6、存在自然的客、自然联系层面——绝对任意性现在公认的语言符号的界定来自索绪尔,他观联系,而只因有人的主观因素参与,使原本没明确指出:“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有自然联系的事物被人为地建立起联系来。例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L4他认为语言符号由能如,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前者即语言符号的音响形祥的数字,这皆是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因[收稿日期]2013—o6—O8[作者简介]汪玉宝,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58·受当时认知水平的局限而出现的一

7、种人为主观是拟声词,如各语言中都有狗叫的声音,但相互将数字与吉凶相联系的现象;又如民间传统有差异却很大,汉语中我们用“汪汪”,英语中是“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的说法,说的是若有人听“bow—wow”。感叹词是用来表示说话时表达的到喜鹊叫就是有喜事了,若听到乌鸦叫就是有灾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词,如汉语中经常使用的“哎难来了,这也是一个人为联系的例子。但是事实呀!”,英语中相对应的却是“ouch!”,其它语言上,我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8”与吉利、都有所不同。这些语言事实都充分说明,拟声词“4”与不祥、喜鹊与喜事、

8、乌鸦与灾难等,它们之和感叹词同样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全都具有任间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自然的客观联系,这些意性,任意性是客观存在的,任意性是语言符号联系现象都是人们人为主观建立起来的,人类社的本质属性,这是由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会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哲学家冯友兰然联系的客观属性决定的。曾指出:“人类所经验之事物,无非两类:一是由此可见,着眼于自然联系层面,语言符号‘天然’,一是‘人为’。自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