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示例.ppt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示例.ppt

ID:55667705

大小:632.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5-23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示例.ppt_第1页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示例.ppt_第2页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示例.ppt_第3页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示例.ppt_第4页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示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示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道路交叉设计-立体交叉设计示例一、纬地系统设计方法1、交点设计法主线平面设计仍以线元为最终计算单元,采用“缓圆缓”三线元捆绑结构的可组合式交点曲线模型进行设计,并结合设计需求开发有多种反算模式。2、曲线设计法立交平面设计采用的是以线元相互首尾搭接(积木法),再辅以起终点接线约束和终点智能化自动接线的方法。3、平面智能布线从路线单元的几何特性可以知道,路线是由若干的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相互衔接组成,在这些线元中直线和圆曲线可以视为“控制单元”,缓和曲线只是这些控制单元之间(直线和圆曲线、圆曲线和圆曲线)的连接过渡——

2、“辅助单元”。在路线的平面设计过程中,通常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路线中控制位置的控制单元(直线和圆曲线),而后在这些控制单元之间设置连接过渡添加缓和曲线,即设置辅助单元。纬地平面智能布线技术正是针对这种设计思路开发完成,它可以自动识别路线中已确定的控制单元,并自动创建辅助单元,自动形成控制单元和辅助单元之间的衔接(缓和曲线),从而将这些控制单元和辅助单元形成一条完整的路线。二、立交设计示例图11、匝道的分类互通式立交的匝道左转弯匝道和右转弯匝道右转弯匝道采用右出右进的直连式匝道。左转弯匝道主要有直连式、半直连式(又称半

3、定向式)和环形匝道如图1所示为一座混合式全互通四路立交的线位图,其中C、D、G、H线为直连式右转匝道,而左转匝道中有两条半直连式匝道(A、B线)和两条环形匝道(E、F线)组成。2、匝道线形设计(1)直连式匝道(2)半直连式匝道(3)环形匝道(1)直连式匝道图2直连式匝道左转弯匝道属于左出左进的线形右转弯匝道属于右出右进的线形①首先新建一个项目,在项目管理器中指定其“项目类型”为“互通式立体交叉”,在“项目标识”栏输入该匝道的标识名称,如A、B等。其设置如图3所示。②打开“立交平面设计”程序界面设置匝道的起点接线方式。

4、由于匝道线形的起终点线形一般都是有一定约束条件的,所以先要设置起点线形的约束条件。在“起点接线”栏选择“文件控制2”的接线方式,并点击“…”按钮指定起点接线的平面线形文件*.pm(如图2中的被交线项目),在方位角“Alpha”栏输入起点线形的切线方位角偏置角度(弧度单位),在“STA”栏输入该匝道起点位置对应于已知平面线形的桩号。其设置如图4示例。图4图3③在曲线单元的设置窗口开始匝道线形的设计。首先输入起点线元的参数,如曲线偏向、曲线长度或参数、线元起点和终点的半径等,如果线元起点需要横向位移,还可以输入横移值。点

5、击“计算显示”即可绘出当前线元。如图2所示的单曲线直连式匝道,用户只需在曲线参数栏输入起点线元(即起点缓和曲线)的相关参数,然后就可以使用终点接线模式自动生成后续线元。如果起点线元末端还需搭接其它线元,可点击“插入”按钮,继续输入下一段线元的参数。假如路基横断面为26米宽,其中中央分隔带宽3米,左侧路缘带宽0.75×2米,行车道4×3.75米,硬路肩(包括右侧路缘带)2×2.50米,土路肩2×0.75米。则匝道中心偏移距离为行车道外侧车道中心线位置。即1.5+0.75+3.75+1.875=7.875米。④进行匝道的

6、终点接线设置。纬地系统针对不同的终点接线目标,集成了七种不同的终点接线模式(见纬地用户手册)。对于图2中的直连式匝道,终点接线目标位置处于主线的直线段,可采用“圆+缓+直”的终点接线模式,然后点击“拾取>”按钮设置接线目标,按照匝道前进方向的顺序在终点接线目标直线上点取第一点和第二点,以得到所需参数,如图5所示。针对不同的终点接线目标实体可相应选择不同的终点接线方式,如果终点接线目标为圆曲线,可根据情况相应选择“圆+缓+圆”或“圆+缓+缓+圆”等不同的接线方式。图5图6⑤开始匝道的终点接线。设定待生成线元的偏向后,点

7、击“实时拖动”按钮,根据命令行提示在图形屏幕上点击确定拖动基点,横向移动鼠标,起点线元(包括中间曲线单元,如有)即开始沿着起点接线设置的已知平面线形移动,系统开始“圆+缓+直”模式的实时自动测算。如果满足终点接线条件,图形屏幕即实时显示出与终点接线目标直线相衔接的红色圆曲线和黄色的后缓和曲线,并在命令行实时显示当前生成线元的相关参数。当拖动匝道线形到所需位置时,点击鼠标左键以确定当前线形,系统自动将测算生成的各线元参数暗显于曲线单元参数输入栏,如图6所示。⑥终点接线线元的曲线参数取整。系统自动计算生成的线元参数都是当

8、前线位的精确参数,包含了多位小数,为了便于施工计算复核,需要将终点接线的缓和曲线参数设置为整数。点击“测试”按钮,系统在命令行显示:“请输入目标接线A值A=”,参照终点接线的曲线参数键入整数A值并回车,系统自动计算完成并自动刷新当前图形和设计参数。通过以上步骤的操作,即完成了图2所示的单曲线直连式右转匝道的平面线形设计。点击“结束接线”按钮,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