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上课――柳永.ppt

雨霖铃上课――柳永.ppt

ID:55668561

大小:63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5-23

雨霖铃上课――柳永.ppt_第1页
雨霖铃上课――柳永.ppt_第2页
雨霖铃上课――柳永.ppt_第3页
雨霖铃上课――柳永.ppt_第4页
雨霖铃上课――柳永.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霖铃上课――柳永.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江淹《别赋》柳永雨霖铃《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词牌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作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解题柳永(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

2、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鹤冲天(1022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

3、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

4、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慢词之祖婉约之宗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什么情感?运用怎样方法?(内容)(情感)(技巧)上阕:依依惜别下阕:别后离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寒蝉

5、长亭骤雨景语(意象)悲凉落寞别离之愁悲凉、清冷情感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烟波、暮霭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无尽的离愁。楚天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柳,“留”也,有不舍之义晓风——清冷,让人心生凉意残月——离别、悲凉虚实结合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实虚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勾勒环境描写情态因情设景刻画心理寒蝉、长亭、骤雨实写(景语)执手、泪

6、眼、凝噎烟波、暮蔼、楚天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情语)实写虚拟(景语)虚拟(情语)杨柳、晓风、残月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