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doc

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doc

ID:55695405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5

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doc_第1页
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doc_第2页
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doc_第3页
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doc_第4页
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草莓组织培养苗驯化技术近年来,脱毒草莓苗的生产为草莓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草莓组培脱毒技术研究较多,已经较为成熟;草莓组培苗的驯化技术虽不十分困难,但并不系统、不明确。这对于一部分生产者来说,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关于这一技术,笔者经过反复地实践,较为系统地总结如下。1对瓶苗的锻炼从培养室移出的组培苗在移苗前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这一阶段为室内培养与室外育苗的过渡阶段,主要目的是使幼苗在被移植之前有一个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此阶段主要注意光照与温度的管理。从培养室刚移出的前2〜3d,环境温度应与培养室内温度相接近,即22〜24笆;光照强时应适当遮阳。幼苗所生长

2、的培养瓶透明且密闭,相当于一个“小温室”,较强的光照容易使其内的温度快速升高,而使幼苗叶片发生灼烧的现象。在经过2周左右的锻炼后,可见幼苗茎秆颜色变深,甚至紫红色,这一现象表明幼苗已经具备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理条件,此时即可选择晴朗天进行移苗。移苗前2d,可松开培养瓶口;前1d,可打开培养瓶口,以使幼苗充分适应外界环境。2移苗前的准备2.1基质的准备使用无土育苗基质,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透气性能好,pH5.5-6.5,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最好经过灭菌。一般用2〜3种基质混合使用,如草炭、蛭石按体积比2:1或草炭、珍珠岩按体积比3:1混合。在移苗前Id,将

3、混合好、已润湿的基质装入穴盘,轻压;lull用1000倍液的普力克浇透,以杀死基质中残存的病原菌。第2d移苗时,基质含水量大约为80%,即适合移苗。2.2苗床的准备放置幼苗的环境应容易实现对湿度、温度与光照的控制。可在日光温室内南北向做高畦,高10〜15cm,宽120cm,横向放置2个穴盘(54cmX2=108cm);在高畦上做小拱棚,除用于保温保湿外,还可搭置遮阳网用于遮阳。2.3工具的准备起苗、移苗的过程中若自制一些适当的工具,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能提高移植苗的成活率。如自制从培养瓶中将幼苗取出时所用的工具,自制幼苗移植时的用具,等等。移苗量大时,还应考虑

4、雇用人工以及人员、工作流程的安排等。3幼苗的移植3.1起苗、分级、洗苗将培养瓶内的幼苗轻轻倒出,轻轻去除幼苗根部粘着的培养基,放入清水中轻洗,将根部附着的培养基清洗干净,同时必须做到尽量不伤及根系、嫩生长点及叶片。然后按大小将幼苗分级,并分出无根苗。2.2移植用准备好的工具在穴盘的基质上插洞,将幼苗根部轻轻放入洞中,尽量“不窝根”;轻轻掩上,稍压实;大苗与小苗分开移植,便于集中管理。移完后用喷雾器轻喷水,既可冲洗幼苗叶片上粘着的基质,又使得根系与基质接触更紧密,利于根系生长。对于无根苗,可先沾适宜浓度的生根粉(剂),再移植。4移植后的管理移苗后,幼苗所生长的环

5、境需要保持高湿度,湿度应在85%〜95%,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减小叶片蒸腾速率,减轻根系吸水的负担。可在苗床上搭小拱棚,以有效保湿。但高湿度的同时易滋生病害,为减少病害的发生,每4〜5h通风换气5min,并且逐天逐渐加大通风透气时间。约7d后可撤去用于保湿的小拱棚,进行正常管理。移植后的环境温度应稍高于移植前幼苗生长的环境温度。白天可控制在23〜26°C,夜间不低于13〜18°C。为减小叶片蒸腾速率,移植后需进行遮光管理。移植后的前2d需遮光70%,之后逐渐见光,直至不遮光,此过程约需10〜14do由于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适中,有利于滋生多种病菌。为防止病害的发生,

6、除加强通风换气降湿外,还应结合药物防治与治疗。可在移苗后第4d喷施750倍液的普力克,此后每隔4d喷施1次。可结合喷药进行补水,喷药补水后加大通风透气时间。1周后,结合补水进行施肥。可喷施高磷复合肥,浓度为0.2%,以促进根系与植株的全面生长。10d后可确定移植成活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