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doc

模电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doc

ID:55709941

大小:3.62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6

模电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doc_第1页
模电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doc_第2页
模电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doc_第3页
模电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doc_第4页
模电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电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二共集电极电路班级:姓名:学号:2015.11.11一、实验目的1.掌握共集电极电路的特性及测试方法。2.进一步学习放大电路各项参数的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及器件仪器及器件名称型号数量+12V直流稳压电源DP8321函数信号发生器DG41021示波器MSO2000A1数字万用表DM30581晶体三极管S90131电阻器若干电容器若干三、实验原理图2-1为共集电极电路。图2-1共集电极电路1、输入电阻RiRi=rbe+(1+β)RE如考虑偏置电阻RB和负载RL的影响,则Ri=RB∥[rbe+(1+β)(RE∥RL)]输入电阻的测试

2、方法与单管放大电路相同,试验线路如图2-2所示:图2-2共集电极电路实验图2、输入电阻RoRo=∥RE≈如考虑信号源内阻RS,则Ro=∥RE≈3、电压增益AVAV=≤14、电压跟随范围VO(P-P)=2VO一、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按图2-2安装好电路。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接通+12V直流电源,在B点加入f=1KHz正弦信号vi,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反复调整RW及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使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输出波形,然后置vi=0,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将测得数据记入表2-1。表2-1VE(V)VB(

3、V)VC(V)IE(mA)10.5911.2111.372.25在下面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RW值不变(即保持静工作点IE不变)。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接入负载RL=4.7KΩ,在B点加f=1KHz正弦信号vi,调节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VO,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Vi、VL值。记入表2-2。表2-2Vi(V)VL(V)AV2.782.730.983、测量输出电阻Ro接上负载RL=4.7KΩ,在B点加f=1KHz正弦信号v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测空载输出电压VO,有负载时输出电压VL,记入表2-3。表2

4、-3VO(V)VL(V)Ro(KΩ)2.752.730.0344、测量输出电阻Ri在A点加f=1KHz正弦信号vs,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A、B点对地的电位VS、Vi,记入表2-4。表2-4VS(V)Vi(V)Ri(KΩ)1.050.519.445、测试跟随特性接上负载RL=4.7KΩ,在B点加f=1KHz正弦信号vi,逐渐增大信号vi幅度,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直至输出波形达最大不失真,测量对应的VL值,记入表2-5。表2-5Vi(V)012345678VL(V)00.340.681.031.371.712.05

5、2.392.736、测试频率响应特性保持输入信号vi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VL值,记入表2-6。表2-6f(KHz)0.0010.0050.0080.010.050.11101001000150020003000VL(V)0.1421.4581.9262.0782.5152.5442.5622.5652.5642.2550.9620.5300.098一、实验总结1、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曲线VL=f(Vi)及VL=f(f)曲线。曲线VL=f(Vi)如下图所示曲线VL=f(V

6、i)如下图所示2、分析共集电极电路的性能和特点。a.电流增益Ai较大,电压增益AV小于1但接近于1;b.输出电压VO与输入电压Vi同相且为“跟随关系”;c.输入电阻Ri大,对电压信号源衰减小d.输出电阻Ro小,带负载能力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