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

ID:55723795

大小:469.4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02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1页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2页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3页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4页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5页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6页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7页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8页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_第9页
资源描述:

《GB 27953-2020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1.080C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953—2020代替GB27953—2011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Generalrequirementsondisinfectantforinfectiousfocus2020-04-09发布2020-11-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27953—2020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27953—2011《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本标准与GB27953—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

2、件(见第2章);———增加了“随时消毒”“终末消毒”等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原料要求(见第4章);———增加了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见7.1.1.1、7.1.1.3、7.1.1.4、7.1.1.5、7.1.1.6);———增加了经血传播传染病病原体和特殊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物的消毒剂选择要求(见7.1.1.5、7.1.1.6);———将标签说明书要求和注意事项纳入第8章,修改了注意事项(见8.1、8.2);———删除了附录A,对其消毒剂量进行修改、增加对朊病毒污染物消毒处理方法后纳入正文(见7.2,2011年版的附录A);———删除了生活饮用水

3、、果蔬、手和皮肤消毒的内容(见2011年版的5.2.3、5.2.4、5.2.6)。本标由中华共家健康委会提出并归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27953—2011。ⅠGB27953—2020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传染病疫源地消毒的消毒剂原料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使用方法、标签和说明书。本标准适用于对传染病疫源地消毒或对有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场所环境消毒的消毒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4、于本文件。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卫生部(卫监督发〔2009〕53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疫源地infectiousfocus现在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或传染源可能播散病原体的范围。3.2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forinfectiousfocus对疫源地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消毒。注: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3.3随时消毒concurrentdisinfection

5、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3.4终末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3.5疫源地消毒剂disinfectantforinfectiousfocus疫源地消毒所使用的并能达到消毒要求的消毒剂。4原料要求主要杀菌成分及辅料的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其中生产用水应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1GB27953—2020卫生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5技术要求5.1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应在标识值±10%范围内,在产品有效期内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不得超过10%且不得低于企业标准的下限值,pH值应在

6、标识中心值±1.0范围内。在使用范围中对金属腐蚀性和重金属含量有限制要求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5.2消毒剂的实验室杀灭微生物效果应达到《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并应满足杀灭传染病疫源地中目标微生物的要求。5.3现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后,自然菌和目标微生物应符合GB19193的评价要求。5.4消毒剂的毒理学安全性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对使用者的健康不得产生危害。6检验方法6.1理化指标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6.2

7、杀灭微生物效果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传染病目标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参照相关标准或检测技术规范。6.3毒理学检验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7使用方法7.1常用消毒剂的选择7.1.1根据污染病原体的种类与抗力确定常用的消毒剂7.1.1.1朊病毒污染物:选择含氯消毒剂或氢氧化钠,配合压力蒸汽灭菌方法。7.1.1.2芽孢污染物(如炭疽杆菌芽孢、破伤风杆菌芽孢污染物等):选择含氯类、过氧化物类、含溴类和甲醛等消毒剂。7.1.1.3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亲水病毒(如脊髓灰

8、质炎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及引起手足口病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