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小球传热实验.ppt

固体小球传热实验.ppt

ID:55726621

大小:1.49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6-02

固体小球传热实验.ppt_第1页
固体小球传热实验.ppt_第2页
固体小球传热实验.ppt_第3页
固体小球传热实验.ppt_第4页
固体小球传热实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体小球传热实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固体小球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一、实验项目的来源与技术背景小球传热属于《传递过程》中的非定常导热过程部分内容。在工程上经常遇到凭借流体宏观运动将热量传给壁面或由壁面将热量传给流体的过程,此过程通称为对流传热(或给热)。来源与背景一、实验项目的来源与技术背景热量传递的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对流传热系数——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指标。理论上:h流化床>h固定床>h强制对流>h自然对流来源与背景一、实验项目的来源与技术背景非定常导热过程简化处理——集总参数法条件:小球体积尽量小,忽略其内部热阻,将

2、小球看作均一的来处理。来源与背景一、实验项目的来源与技术背景实验设备技术关键:加热小球与嵌装热电偶间的焊接引入的金属间的导热,从而产生热量的散失,并带来实验误差。来源与背景一、实验项目的来源与技术背景实验设备技术关键:加热小球温度太高,引入热辐射造成实验误差。解决方法:小球与热电偶间采用隔热的陶瓷粘结剂。小球加热温度控制在400至500度来源与背景一、实验项目的来源与技术背景应用价值:化工生产中的换热器,冷凝器,暖气片,电子元器件散热,宇航材料隔热以及建筑材料保温等。来源与背景一、实验项目的来源与技术背景来源与背景

3、二、实验原理根据热平衡原理,球体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应等于通过对流换热向周围环境的散热速率。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积分得到: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表明过余温度的变化已达98.2%,以后的变化剩1.8%,对工程计算来说,往后可近似作定常数理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只要Bi<0.1,忽略内部热阻进行计算,其误差不大于5%,通常为工程计算所允许。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图1小球传热实验装置流程图1-风机;2–放空阀;3–转子流量计;4、5、6、9–管路调节阀7–沙粒床层反应器;8–带嵌装热电偶的钢球;10–温度记录仪;11–钢球

4、移动轨迹;12–电加热炉控制器;13–管式加热炉二、实验原理图2实验计算机控制界面流程图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图2固体小球对流传热实验装置图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技巧与难点实验步骤如下:1)开启设备总电源,打开计算机操作界面,开启管式加热炉电源并输入加温预热的预设值。温度应控制400-500度之间。温度太高会引入热辐射,造成测量误差。另外也容易损坏铜球及热电偶;而温度太低,温差较小,易产生系统误差。技巧与难点三、实验操作技巧与难点2)应快速将加热小球置于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以免造成计算机温度采集的读数误差。3)进行流

5、化床、强制对流和固定床操作之前,应事先注意小球与管路的密闭。4)由计算机自动开启风机及相应的阀门并自动记录下相应实验的温度冷却曲线。注意在每次实验前及时输入实验编号和风机流量值。技巧与难点三、实验操作技巧与难点5)采集控制结束的判据应该是过余温度的98.2%或四倍的时间常数。6)应注意固定床传热实验的正确操作,点击固定床操作时,计算机会自动先将砂粒床层流化,此时迅速将加热小铜球插入床层中,同时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计算机自动开启风机、阀门和记录下温度冷却曲线并存盘。7)退出小球实验计算机控制操作系统并关闭设备总电源。技

6、巧与难点三、实验操作技巧与难点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固定床操作时,应将设备先流化,然后快速将小球插入沙粒床层的底部,然后改变风机流向将小球埋入床层中。此放置过程先处于流化状态,温度散热很快,为了与其它散热过程从相同的起始温度来进行比较,那么小球的加热温度应比其它状态加温高些。2)停止散热曲线采集的判据是过余温度的98.2%。技巧与难点三、实验操作技巧与难点3)由于加热炉温设定在550度左右,炉心的温度较高学生实验时应避免触碰,以免造成烫伤!4)小球加热温度应控制在400至500度之间,太高会引入热辐射,太低温差小会

7、引入相对误差。技巧与难点三、实验操作技巧与难点5)当小球温度加热到400度左右时应应迅速放入床层反应器中,以免造成计算机采样滞后,引起误差。6)当小球放置完毕,操作电脑的同学应观察控制界面上显示的小球温度大小,如达到所测范围,应快速点击采样按钮,同时调节流量的同学也要快速将风机流量调整到所需值。。技巧与难点三、实验操作技巧与难点7)在进行自然对流散热操作时,应尽量减少周围的空气扰动所造成的实验误差。8)将流化床反应器封口的橡皮塞盖紧,以免漏气,造成空气流量偏差。技巧与难点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d,查表得到不锈钢

8、球的密度、比热和导热系数,并查23.6度下空气的密度、比热导热系数、粘度及普朗特数待以后数据处理之用。2、从计算机采样的原始数据表中取25到30组数据待作图进行。3、所以数据处理四、数据处理的思路与技巧4、由对t(秒)作图后线形化处理得到直线的斜率K(如图4所示)。斜率K与对流传热系数h有如下关系,即:数据处理四、数据处理的思路与技巧数据处理四、数据处理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