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夸张.doc

修辞手法:夸张.doc

ID:55750259

大小:2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2

修辞手法:夸张.doc_第1页
修辞手法:夸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夸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定义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作用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例子(1):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歌》项羽  例子(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例子(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  例子(4):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例子(5):敌人处处挨打,寸步难行。

2、  例子(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毛泽东  例子(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郭茂倩分类  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

3、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作用: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一切艺术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夸张,但童话的夸张有其独具的特点。  首先,童话的夸张是强烈、极度的夸张。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小说即便用最夸张的笔调,也还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不会离开真实生活太远,而童话则不然。它出奇、大胆的夸张正是为了表现那种虚构的幻想境界。例如,《胖子学校》描写三个小胖子的肥胖,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团团如果跌一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球球跌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

4、厚的大钢板制成的……  第二,童话的夸张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的夸张。在其它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上有时也采用夸张的手法,但童话的夸张却是普遍、大量的,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无一不是极端的夸张,童话里的人物也是稀奇古怪的。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观念等等都可以充当童话的角色,并在童话展开的幻想世界中自由活动。即便是人类,只要在童话中出现,也变得异乎寻常。例如,《枪炮国去打糖果国》中,用橡皮糖做城墙,敌人被跳跳糖吓跑,吃了酒心巧克力醉倒,小朋友乘棉花糖气球飞来……这一切都构成了夸张的景象。  夸张是表现幻想的必要手段之一,同时,夸

5、张的作用还在于它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征,更深刻而又更单纯地揭示他们的本质,使读者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例如《胖子学校》对小胖子的肥胖作了强烈的夸张描写,使读者对肥胖的危害有更鲜明的印象,并产生更强烈的震撼。  夸张还能增强童话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如果童话缺少夸张,就会失去光彩。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博得读者的笑声而滥用夸张,那样只能陷于浅薄和庸俗。“夸张”所衍生的夸张法  夸张法(Hyperbole)是指为了达到强调或滑稽效果,而有意识的使用言过其实的词语,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夸张法并不等于有失真实或不要事实,而是通过夸张把事物的本质更好地体现出来。夸张法既用在日常会话中,也用在

6、文学作品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