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设计说明.doc

徽派建筑设计说明.doc

ID:55761463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6

徽派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1页
徽派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2页
徽派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徽派建筑设计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项目概况及设计依据本设计为成都市新农村住宅设计,风格为徽派民居风格。设计依据为四川省成都市《新农村住宅方案设计条件》及要求。二.设计选址及民居特点该设计拟建造地点为四川成都郫县犀蒲地区。该地区为丘陵地带,属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5.5度,极端最高温度为37.3度,冬季最冷月温度为5.9度,极端最低温度为-6.7度,室内相对湿度最热月为平均85%,最冷月为平均为80%,冬季日照率为21%,全年主导风向为NNE,夏季主导风向为NNE,冬季主导风向为NNE。这两年,徽派民居渐渐进入四川,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四川人广泛接受。先后

2、出现了成都市的“清华坊”,青城山的“假日青城”都充分说明了徽派建筑能在四川地区发扬光大。此外,四川与安徽,江苏处于同一纬度上,有着相近的气候,同属夏热冬冷地区,因此保温和通风同样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生活方式并由此产生的空间格局与四川民居存在类似,其建筑形态上都讲究前院、后院,宅前屋后有水流经。三.设计思想本着既有利于节约土地、保护耕地,又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满足城乡建设发展用地需求的原则,面积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备,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尊重当地民居的生活习俗与精神观念,保留现存民居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并根据新的要求对其余部分实行不同程

3、度的变更(从设备和材料的更新到空间的重新组织)。以当地民居为根基,充分吸取传统民居的优点。借鉴当地民居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在总体布局上建筑充分考虑地形的因素,考虑到邻里交往,而设计了中心围合交流、休闲区,建筑彼邻而建,户户相连,建筑前后错落成丰富的视觉景观。在平面功能的布置上以人为本,平面布局设计合理,有较大的起居、炊事、卫生、贮存空间和合理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通过对民居内部形态的更新实现对民居与建筑文化延续。底层为生产经营空间直接对外,居住与工作完全分开。在尺度上也考虑到作为车库的可能。一层为主要家庭成员公共活动空间,二层、

4、三层为卧室及经堂等功能空间,动静分区明确,居住空间内食寝分离、居寝分离,同时也照顾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在立面风格的设计上力求体现传统的徽派民居风格,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为主,同时熔入提炼后的传统建筑手法精髓,采取挑、错、等传统民居手法,取得丰富的立面造型及立面效果。在色彩处理上以传统的徽派民居风格的清淡雅致为主,墙以白色为主,门窗以深色搭配,屋顶以灰黑色坡屋面。形体上错落有致。体形及尺度宜人,力求形成传统民居所围合的街、巷等城镇空间。四.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农房建设质量。推广

5、采用沼气技术,改善能源结构,改善排烟、排油条件,冰箱入厨。考虑燃气、给水排水、电气、信息通讯设施,管道集中,配置电话、闭路电视、空调专用线路。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矿材资源的时候,还应推广采用粉煤灰实心砖、非粘土砖、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轻质隔墙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住宅建筑体系(主要包括结构、水、电、气、通讯等部分)通过完善的设计、部品与成套技术的集成和有序的现场施工,实现各部分的优化集成和整合。五.绿化景观绿化景观简洁朴实。以传统的庭院空间来作为景观的节点,以宁静休闲作为景观的功能。庭院有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及公共空间

6、。相互融合又界限分明。使新农村具有江南风光、又有川西特色。形成一个安全、和谐、卫生的现代农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