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

ID:55792087

大小:2.99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02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_第1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_第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_第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_第4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限时集训2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应学生用书第361页)一、选择题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是我国最大的引黄河水自流灌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最大的人工生态绿洲。地下水埋深是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图a示意河套灌区平均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图b示意河套灌区多年年均逐月地下水埋深变化。据此完成1~3题。a     b1.1986~2016年,河套平原平均地下水埋深变化体现了(  )A.1986~1996年该地区的盐渍化现象较严重B.2006~2016年该地区的盐渍化现象较严重C.1986~1996年该地区的降水

2、较为丰沛D.2006~2016年该地区的降水较为丰沛2.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平原周边土地面积减少B.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降低C.年平均大气降水减少D.节水措施的大力推行3.有利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加强排灌C.水田改旱地D.覆盖地膜1.A 2.D 3.B [第1题,根据图a,1986~2016年,河套平原平均地下水埋深呈增加趋势,1986~199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比2006~2016年浅,含盐分的地下水距离地表近,盐渍化现象较2006~2016年严重,A对,B错;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我国西北干

3、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区的降水较少,C、D错。第2题,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大水漫灌等会造成灌溉水大量下渗,抬高地下水位,使得地下水埋深减小,而发展节水灌溉可减少灌区水下渗量,增加地下水埋深,所以1986~2016年,河套平原平均地下水埋深呈增加趋势主要是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措施的影响,D对。平原周边的荒漠、草原等土地面积并没有减少,A错;该区域降水较少,地下水主要依靠黄河水和灌溉用水下渗补给,所以周边地区植被覆盖率降低和年平均大气降水减少对灌区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较小,B、C错。第3题,河套平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发达,如果只灌不排,势必导致地下水埋深减小

4、,6加剧土地盐渍化趋势,所以要加强排水,排灌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措施,B对;森林耗水量大,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紧缺,不适宜植树造林,A错;当地以旱田为主,水田较少,C错;覆盖地膜易产生白色污染,D错。]谷坊坝是指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结合下图,完成4~5题。4.谷坊坝的修建可使(  )①河流含沙量减少 ②沟道下蚀作用增强 ③下游山洪危害减轻 ④沟道出口地区的土壤肥力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修建谷坊坝的地区(  )A.气候干旱,沙漠广布B.地形平坦,人口稠密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

5、蒸发量普遍高于降水量4.B 5.D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谷坊坝可阻挡水流,拦截泥沙,使河流含沙量减少,①对;同时降低流速,减弱下蚀作用,减轻下游山洪危害,②错、③对;沟道出口地区泥沙沉积减少,土壤肥力降低,④错。第5题,修建谷坊坝的地区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B、C错;修建谷坊坝的地区气候湿润,不存在沙漠,A错;因地处山区沟道内,气温较高,蒸发量普遍大于降水量。]通天河七渡口位于长江上游楚玛尔河和通天河交汇处,属于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该地区的草场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出现沙漠化趋势。下图为通天河七渡口月平均风速和起沙风频率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6、。6.通天河七渡口的风沙侵袭(  )6A.秋季最轻B.冬季最严重C.大致与风速呈正相关D.呈单峰变化7.除风速以外,影响通天河七渡口风沙侵袭季节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和降水B.地形和风向C.风向和气温D.降水和地形8.治理通天河七渡口风沙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防风林,降低风速B.设置沙障,人工种植恢复植被C.加强监测预警,减少风沙危害D.截流长江水源,实施人工补水6.C 7.A 8.B [第6题,读图可知,通天河七渡口的起沙风频率,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说明其风沙侵袭春季最严重,夏季最轻;读图可知,当地的风沙侵袭大致与风速呈正相关,且为明显

7、的双峰变化。第7题,除风速以外,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多,冬季地面冻结,夏季和冬季风沙侵袭出现频率低,A正确;地形不会有季节变化,风向对风沙侵袭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B、C、D错误。第8题,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不适合高大树木生长,无法营造防风林,A错误;设置沙障,人工种草恢复植被可以对沙化的土地进行修复,B正确;加强监测预警并不能治理风沙侵袭,C错误;截流长江的水源,会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生物治沙是将10余种具有治沙功能的沙漠藻(生存在沙漠中的藻类,药用价值高)组成混合液体,像打农药一样喷洒在沙漠表面,借助水分让其繁殖生长,几个月内就会在沙漠表面形成几厘米至十厘米

8、不等的藻类结皮层,形成土壤。与机械治沙和化学治沙相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