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期中测试题.doc

初一地理上期中测试题.doc

ID:55838497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9

初一地理上期中测试题.doc_第1页
初一地理上期中测试题.doc_第2页
初一地理上期中测试题.doc_第3页
初一地理上期中测试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一地理上期中测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8×3=54分)1下列地点符合低纬度、南半球、东半球的地点是()A15゜W24゜SB29゜W29゜SC120゜W80゜ND170゜E22゜N2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20゜W66゜34’NB20゜W23゜26’NC160゜E66゜34’ND160゜W23゜26'S3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A他们不会相遇B他们可能在南极再相会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D在赤

2、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4地球上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大大小适当C地球公转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当512月22日这一天()A北半球是夏季B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C南半球是冬季D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6下列地理事物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D土耳其海峡、红海7读下列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为山脊,L2为山谷Ba为山顶,d为陡崖Cb处比C处更陡De处气温比c处高8四川汶川地震的成因是()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

3、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49用同样大小大纸张,画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的是()A亚洲地图B中国地图C日本地图D香港地图10关于地图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②黄颜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高。③绿颜色越深的地方,地势越高。④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右边东西半球图,回答11-12题。11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洲是()A亚洲、大洋洲B欧洲、非洲C南、北美洲D大洋洲、南极洲12图中代号①所在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3、有关下图四大洲的叙述,正

4、确的是()AA大洲面积最大,且与B大洲陆上相邻。BB大洲位于西半球,且位于北半球。CC大洲与D大洲位于同一板块。DD大洲纬度较低,气候温和湿润。14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A青藏高原目前正在不断抬升。B在青藏高原的岩石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C古代书籍记载此处是海洋。D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15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内部比较活跃,交界地带比较稳定。B红海正在不断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C地中海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将会成为新的海洋。D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的下方,板块碰撞而形成的。4

5、16目前海洋环境治理的重点是()A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B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C海上石油泄漏D海上运输工具产生的噪声17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衣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18下列是四幅经纬网图,图幅大小相等,其比例尺大小关系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C丙>丁>乙>甲D丁>丙>甲>乙二综合题(共计46分)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6×2+1=13分)1)图中A、B两处的相对高度为米,A点在B点的(填方向)。2

6、)从地形部位来看,C处是,D处是,E处是。3)图中甲、乙两条支流画法不合理的是,(选填甲或乙,此空1分。)因为。42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2×10=20分)1)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带,2)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光临点。A点的纬度是,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现象。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季。南半球处在季。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内江市的白昼将变(选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选填增加或减少)。3、读六大板块示意

7、图,完成下列各题。(1×13=13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的名称。A、,B、C、D、,E、,F、2)在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板块。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碰撞形成的4)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和。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