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后感.doc

圆明园的毁灭教后感.doc

ID:55857766

大小:27.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10

圆明园的毁灭教后感.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圆明园的毁灭教后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明园的毁灭》教后体会李庄小学毛顺林11月13日,参加了李俊学区组织的语文优质课竞赛,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带问题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读书中做记号、写批注,

2、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针对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平时学习任务重,我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谈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写圆明园建筑艺术特点的段落)进行反复品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插图感受圆明圆昔日的辉煌,进而背诵积累,注重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学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在疑难之处教师采取半扶半放,扶放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突破教学的难点。在充分激发

3、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情感渗透成熟的基础上,过渡结尾的学习,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达到以爱激恨,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热爱祖国历史的灿烂文化,痛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的情感,情感激发水到渠成。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重点句、段的一读再读,一悟再悟的过程中,将语言文字和学生感悟融在了一起。力求体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文中所描绘的情

4、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亲眼目睹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这正是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的运用中,提高教学效果的一大体现。本次教学中的几点遗憾之处:1、教学设计很好,但在教学设施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程度,语文能力把握不准确,造成了教学设计部分与实施过程脱节。2、教学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理想。在教学中还需要及时调整思路,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