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浸润心灵.docx

在阅读中浸润心灵.docx

ID:55861020

大小:18.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0

在阅读中浸润心灵.docx_第1页
在阅读中浸润心灵.docx_第2页
在阅读中浸润心灵.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阅读中浸润心灵.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阅读中浸润心灵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真正要将这“三到”落到实处,需要老师付出不懈的努力,积极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用书籍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在好书中浸润心灵。    ■卢建斌    早晨的校园空气清新,书声琅琅,令人心旷神怡,不觉放慢脚步静静地观看学生们读书的情形,只见教室里人声沸腾,只见有的学生翻开书看两眼,皱起眉头思索片刻,然后开始大声读起来,那模样真可爱,语文老师正为背诵课文的孩子做着记录。    为背诵而读书,这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吗?我思索着。如果因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岂不苦了孩子?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们失去阅读的兴趣。  

2、  下午的活动课上,我将学校订阅的几期儿童刊物拿到二年级教室,还没等我下发,几位调皮的学生立刻嚷嚷:快点。看着他们迫不及待的样子,我的心笑了。由于数量不足,只好两人一册,我没有给孩子们布置任何阅读任务,我想观察他们的自发阅读能力到底怎样。还别说,书发下去后,教室里立即变得异常安静,孩子们的目光都聚集在书上,教室里静得似乎掉一根针都能听见,这种阅读方式正是我所期待的,静心阅读才能深入头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谁知,好景不长,还不到10分钟时间,有的学生就开始嚷嚷:“看不懂,没意思,换一本。”    更不妙的是,这声嚷叫也引起了另外一些

3、同学的共鸣:“就是就是,没意思,另换一本。”    “怎么办呢?我手头现在已经没有书了,总不能拿正在认真读书的孩子手中的去换吧,那样会影响更多的孩子。”    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进入阅读情境的班长刘宽義大声说道:“你们几位同学可以互相先交换着阅读,然后我们大家再交换。”教室里再次恢复了平静。“这个聪明的小家伙!”我不禁暗暗竖起大拇指。刘宽義的好读善思是我最欣赏的,这位同学有中华少年的气质,声音洪亮饱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清晰悦耳,老师们都很喜欢他。    “看不懂,没意思。”这和小学生识字能力欠缺有关,或者是书中的内容无法引起他们真实的体会感

4、知,进而无法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教育心理学有一句话:“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倾向于直观性。”也就是说,他们更喜欢直观图片或动态影像。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更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熊出没》的原因。可是,有趣的动漫能够带给孩子们的仅仅是笑声,并不能从心灵深处让孩子们得到成长的启迪。    我没有调换新的书籍给他们,而是仍旧坚持让孩子们读上次的那些图书,我相信每本书、每篇文章、每句话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去读,去感知领悟。这次,再没有出现叫嚷换书的情况,孩子们读得更加投入了。而且,有的同学按照书上提供的信息,自己动手去剪纸,

5、做模型,兴趣非常浓厚。    后来,这些书在各班不断传阅,崭新的书本已经被同学们翻得破烂不堪,书被翻阅得不成形了,书中的文字却进到了孩子们的头脑里,这也许正是一本书所体现的价值吧!    孩子们经常背诵的一句读书名言是,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说得多好啊!可真正要将这“三到”落到实处,需要老师付出不懈的努力,积极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用书籍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在书籍中浸润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从而更加健康顺利地成长。    有书籍陪伴的日子,孩子们不会孤独,他们很充实、快乐!(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东祝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