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医学CT诊.ppt

口腔颌面医学CT诊.ppt

ID:55876902

大小:7.46 MB

页数:242页

时间:2020-06-12

口腔颌面医学CT诊.ppt_第1页
口腔颌面医学CT诊.ppt_第2页
口腔颌面医学CT诊.ppt_第3页
口腔颌面医学CT诊.ppt_第4页
口腔颌面医学CT诊.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医学CT诊.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腔颌面医学CT诊断学第一篇颌面部及毗邻应用解剖和正常CT表现第一章颌面部及毗邻骨骼第二章颌面部及毗邻器官.ppt第三章口腔颌面、颈肌肉及脂肪间隙.ppt第一章颌面部及毗邻骨骼颌面部为面部的一部分,面部是指上至发际、下达下颌骨颏部、两侧为下颌骨外缘及面颊部。颌面部是以通过以眉间点的水平线为界,眉间点水平线以下的部位。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由14块骨骼组成,其中除单一的下颌骨及犁骨外,其余均成对双侧对称排列,分别为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上述诸骨相互连接,构成颌面部的基本轮廓,并作为软组织的支

2、架。本章主要叙述上述颌面骨,同时蝶骨、颞骨、舌骨、岩骨因与颌面部关系密切,亦在本章叙述。目录第一节上颌骨第二节下颌骨第三节鼻区骨第四节颧骨第五节颚骨第六节蝶骨第七节颞骨第八节舌骨第一节上颌骨上颌骨(maxilla)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互相对称,与邻骨连接,参与眼眶底、口腔顶、鼻腔底及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应用解剖】上颌骨的解剖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四突。一体即为上颌骨体四突分别为额突、颧突、腭突及牙槽突。一上颌体上颌骨体分为前外、后、上、内四面。前外面1前外面又称脸面,上

3、界眶下缘,内界鼻切迹,下方移行于牙槽突,后界借颧突及其伸向上颌第一磨牙的颧牙槽嵴与后面分界,在眶下缘中点下方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为眶下神经血管所通过,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在眶下孔下方,骨面有一深窝,称尖牙窝,提口角肌在此起始。尖牙窝主要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此处与上颌窦仅有薄骨板相隔。后面2后面又称颞下面,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该面与前外面之间的颧牙槽嵴在面部或口腔前庭部均可触及。后面中部有数个小孔,称牙槽孔,向下通入上颌窦后壁的牙槽管。在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

4、隆起,称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起始处。上面3上面又称眶面,光滑呈三角形,构成眶底之大部。眶面后份中部有眶下沟,眶下沟向前、内、下通眶下管,眶下管以眶下孔开口于上颌体的前外面。眶下管的中段发出一牙槽管,经上颌窦的前外侧骨壁,通过上牙槽前血管、神经。眶下管的后段亦发出一牙槽管,经上颌窦的前外侧骨壁,有上牙槽中神经通过。眶下管长约1.5cm。内面4内面又称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鼻面有一个三角形的上颌窦裂孔通向鼻腔。上颌窦裂孔的后方,有向下前的沟与蝶骨翼突腭骨垂直部连接,共同组成翼腭管,该管长约3.1

5、cm,管内有腭降动脉及腭神经通过。二四突上颌骨四突分别为额突、颧突、腭突及牙槽突。1额突额突为一个坚韧的骨片,耸立于上颌体的内上方,其上、前、后缘分别与额骨、鼻骨及泪骨相连接。额突参与泪沟组成。2颧突颧突粗短呈三角形,起自上颌体的前、后面之间,伸向外上与颧骨相接。3腭突腭突是水平骨板,在上颌体与牙槽突的移行处伸向内侧,与对侧腭突在正中线相连,形成腭正中缝,参与构成口腔顶及鼻腔底,前部较厚,后部较薄。腭突参与构成硬腭前3/4,后缘呈锯齿状,与腭骨水平板连接。腭突有许多小孔,内通血管,也有多数凹陷容纳腭腺

6、。腭突下面于上颌中切牙的腭侧、腭正中缝与两侧尖牙的连线交点上有切牙孔,向上后通入两侧切牙管,有鼻腭神经及血管通过。腭突下面的后外部近牙槽突处,有纵行的沟和管,有腭大血管及腭前神经通过。4牙槽突牙槽突又称牙槽骨,是下颌体向下方伸出,是上颌骨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厚而质软,其前部较窄,后部较宽。两侧牙槽突在中线结合形成蹄铁形的牙槽骨弓。牙槽突内容纳牙根的深窝称牙槽窝,牙槽窝的形态、大小、数目和深度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其中以尖牙的牙槽窝最深,磨牙的牙槽窝最大。牙槽窝的游离缘称牙槽嵴,两牙之间的牙槽骨称牙槽间

7、隔。两牙根之间的牙槽骨称牙根间隔。牙槽骨内外骨板均由骨密质构成,中间夹以骨松质,骨板较薄。牙槽窝周围壁称固有牙槽骨,包绕于牙周膜外围,又称骨硬板或筛状板。上颌骨牙槽窝的唇颊侧与腭侧骨板的厚薄不一,一般上颌牙槽窝的唇颊侧骨板均较腭薄;上颌第一磨牙牙槽窝颊侧骨板因有颧牙槽嵴而增厚。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腭大孔,该孔一般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顶至腭中线弓形面的中点上。【正常CT表现】高分辨率的CT可从横断、冠状层面精确地显示其细微结构,这些图像在各层面上展现上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差异。总体来

8、说,上颌骨的上颌体及四突许多细微结构均被不同程度的展现,从而避免了传统X线的诸组织重叠的影响。一横断层面上颌骨横断面的解剖常以眶下耳线为参考基线,扫描范围为上颌骨眶缘至上颌骨牙槽突,扫描层厚及层间隔为3~5mm,发现病灶后,则可采用薄层扫描,扫描层厚为1~2mm,采用高分辨力CT,若观察其细微骨结构,应使用骨窗位高分辨力CT。若患者有金属义齿,应在扫描时调整扫描角度,尽量避免义齿,以防止义齿所造成的伪影产生。本节上颌骨横断面的正常CT表现以眶下耳线为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