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之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

《安全管理制度》之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

ID:55901818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管理制度》之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安全管理制度》之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安全管理制度》之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安全管理制度》之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安全管理制度》之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制度》之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安全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规范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武钢集团昆钢股份炼钢厂所属科室、作业区所辖设备设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xx)       3术语、定义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在生产建设工作中必须使用的设备设施,通过安全管理,为保证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的规则。       4职责       4.1设备能源管理科负责依据《炼钢安全规程》(AQ200

2、1-20xx)制定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作业区及相关方对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4.2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科对设备设施的检查及安全隐患整改进行监督,并对安全隐患整改提供资金支持。       4.3各科室、作业区负责配合本专业系统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实施,负责对安全隐患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       5管理内容       5.1厂房       5.1.1冶炼与浇注厂房内产生大量热量及有害气体、烟尘,设计应考虑良好的通风散热与采光条件,转炉、铁水贮运与预处理、钢水浇注等热源点上方,应有良好的通风道;热源点周围的建、

3、构筑物应考虑高温影响,采取相应的隔热防护措施。       5.1.2厂房结构应考虑风、雨、雪、灰等动(静)载荷及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主厂房屋面四周应设栏杆,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清扫通道等;厂房应合理布置登上屋面的消防梯与检修梯。       5.1.3炼钢主厂房,应设置贯通各跨间,并与各跨间进出口及主工作平台相通的安全走廊,其宽度不小于1m。       5.1.4桥式起重机司机室与摩电道,原则上应相对布置;若两者位于同一侧,则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5.1.5应根据设计规定的安全标志设置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在厂房内生产作业区域和有关建筑物适当部位,设置符合规定的安全标

4、志。       5.1.6厂房、烟囱等高大建筑物及易燃、易爆等危险设施,应按国家标准安装避雷设施,设施要确保有效。       5.2建、构筑物       5.2.1各种建、构筑物的建设,应符合土建规范的各项规定;各种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应留有满足生产、检修需要的安全距离;移动车辆与建、构筑物之间,应有0.8m以上的安全距离。       5.2.2易受高温辐射、液渣喷溅危害的建、构筑物,应有防护措施;所有高温作业场所,如炉前主工作平台、钢包冷热修区等,应设置通风降温设施。       5.2.3防火设施的设置,应遵守GBJ16等消防法规、标准的规定;主控室、电气间、

5、电缆隧道、可燃介质的液压站等易发生火灾的建、构筑物,应设自动火警报警装置,作业区应设置消防水系统和消防通道。       5.2.4厂房内梯子应采用不大于45°的斜梯(特殊情况允许采用60°斜梯与直爬梯),梯子设置应符合GB4053.1、GB4053.2的规定。转炉、连铸主平台,两侧应设梯子。       5.2.5操作位置高度超过1.5m的作业区,应设固定或移动式平台;固定式钢平台应符合GB4053.4的规定,平台负荷应满足工艺设计要求。       高于1.5m的平台,宽于0.25m的平台缝隙,深于1m的敞口沟、坑、池,其周边应设置符合GB4053.3规定的安全栏杆(特

6、殊情况例外),不能设置栏杆的,其上口应高出地坪0.3m以上。       平台、走廊、梯子应防滑。易受钢水与液渣喷溅的平台工作面,应采用耐火材料铺设。       5.2.6转炉的炉下区域,应采取防止积水的措施;炉下漏钢坑应按防水要求设计施工,其内表应砌相应防护材料保护,且干燥后方可使用;炉下钢包车、渣盆车运行区域,地面应保持干燥;炉下热泼渣区,周围应设防护结构,其地坪应防止积水;炉渣冲击与挖掘机铲渣地点,应在耐热混凝土基础上铺砌厚铸铁板或采取其它措施保护。       5.2.7不允许渗水的坑、槽、沟,应按防水要求设计施工。       5.2.8炼钢炉、钢水与液渣运输线

7、、钢水吊运通道与浇铸区及其附件的地表与地下,不应设置水管(专用渗水管除外)、电缆等管线;如管线必须从上述区域经过,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5.2.9易积水的坑、槽、沟,应有排水措施;所有与钢水、液渣接触的包、槽、工具及其作业区域,不应有冰雪、积水,不应堆放潮湿物品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5.2.10作业区域电缆隧道应设火警自动报警装置,并应根据需要设置自动灭火装置;长度超过7m的电缆隧道,应设置通风气楼。       5.2.11密闭的深坑、池、沟,应考虑设置换气设施,以利维护人员进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