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化学试卷B.doc

月考化学试卷B.doc

ID:55923478

大小:9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5

月考化学试卷B.doc_第1页
月考化学试卷B.doc_第2页
月考化学试卷B.doc_第3页
月考化学试卷B.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月考化学试卷B.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隆德二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B)命题人:梁映海姓名学号班级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选出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共24分)1.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单质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B.

2、用木炭烤肉串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3.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稀有气体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过滤B.闻气体气味C.检查装置气密性D.给液体加热5.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白醋C.食盐D.香油6.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毁灭性的地震,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吸附C.过滤D.静置沉淀7.某无毒气体的密度

3、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则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1.向上排空气法2.向下排空气法3.排水法A.1或2B.2或3C.1或3D.1.2.3均可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在太阳照射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打开白酒的瓶盖可以闻到酒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顶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11.下面是小华在学习化学中总结的规律,其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

4、是氧化物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某物质的浓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2.为预防碘缺乏病,常在食盐中添加一种叫碘酸钠的物质,该物质中的碘元素的化合价(符号为I)显+5价,则它的化学式为()A.NaIO4B.NaIOC.NaIO3D.NaI13.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NaCl大B.t1OC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C.t2OC时,NaCl饱和溶液与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温度高于t2OC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14.航

5、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3%B.C2O3具有还原性C.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D.C2O3属于碱性氧化物15.把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让他们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无任何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一定含FeCl2和CuCl2         D.滤液中可能含FeCl2和HCl16.下列为各物质

6、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1KNO3溶液KOH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2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并过滤3H2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或KOH溶液)的细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4NaNO3CaCO3溶解、过滤,蒸发A.1234B.34C.234D.12317.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酸性,在图2中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4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第页(共3页)18.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7、.用打火机检查煤气炉是否漏气B.做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少许纯碱C.切完菜后将菜刀洗净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D.用食盐腌制鱼、肉等食物19.某同学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0g葡萄糖,完全溶解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葡萄糖溶液100g,则原葡萄糖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9%             B.11%         C.15%             D.18%20.向氢氧化钠和酚酞溶液的混合液中滴加稀盐酸,红色褪去后,为了检验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将所得溶液分成四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