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体格检查教案.doc

乳房体格检查教案.doc

ID:55945579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7

乳房体格检查教案.doc_第1页
乳房体格检查教案.doc_第2页
乳房体格检查教案.doc_第3页
乳房体格检查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乳房体格检查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乳房体格检查教案【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乳房的解剖与生理 ;使学生掌握乳房检查的方法;使学生熟悉乳房的特殊检查方法。 【教学重点】  乳房的解剖生理和乳房查体 【教学难点】  乳房查体顺序及特殊检查 【教学方法】  典型病例讲授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乳房的解剖生理概要和检查方法 一、乳房的解剖和生理1、位置:前胸第Ⅱ~Ⅵ肋骨水平的浅筋膜浅、深层之间。2、结构:皮肤、皮下组织乳腺组织(15~20乳腺小叶)、乳管、小叶乳管、腺泡。结缔组织(小叶间)Cooper韧带(悬韧带)-腺叶间垂直于皮

2、肤、连接皮肤和浅筋肤深层之间的纤维束。3、淋巴回流①腋窝淋巴结(大部分乳房的淋巴引流)------锁骨下淋巴结。②胸骨旁淋巴结(乳房内侧)-------锁骨上淋巴结。③对侧乳房(皮下淋巴管交通支)④肝脏(腹直肌鞘、肝镰状韧带淋巴管)。腋淋巴结分群(组):胸肌群、肩胛下群、中央群、锁骨下群(腋顶群)。乳房淋巴输出的四个途径:①腋窝淋巴结(大部分乳房的淋巴引流)------锁骨下淋巴结。②胸骨旁淋巴结(乳房内侧)-------锁骨上淋巴结。③对侧乳房(皮下淋巴管交通支)④肝脏(腹直肌鞘、肝镰状韧带淋巴

3、管)。腋淋巴结分群(组):胸肌群、肩胛下群、中央群、锁骨下群(腋顶群)。4、腋淋巴结分组(以胸小肌为标记)Ⅰ组:腋下组(胸小肌外侧)乳腺外侧,中央组,肩胛下组,腋静脉淋巴结,胸大小肌间Ⅱ组:腋中组(胸小肌后)胸小肌深面的腋静脉淋巴结Ⅲ组:腋上组(锁骨下)胸小肌内侧,锁骨下静脉淋巴结一、乳房的检查(一)体检注意点:                                                             检查应在光线明亮处,让病人坐正,解开或脱去上衣,两臂下垂,使乳房充

4、分显露,以利对比。动态的、必要时在月经周期后重复检查。肥胖、乳房体积较大者可取平卧位。(二)1、视诊①外形:大小、对称性,局限性凹陷,局限性隆起。②皮肤:水肿、红肿,静脉曲张、(双侧者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桔皮样”改变—肿瘤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水肿。③乳头:两侧不对称,乳头抬高、内陷、偏斜,皲裂,糜烂。2、触诊(扪诊)由外上象限→外下→内下→内上→中央。目的:①发现乳房内的肿块并确定其性质。②明确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转移。方法:用手指掌面轻轻扪摸,勿用掌心,且忌重按,挤捏搓。注意和肋

5、软骨炎(Tietze病)区别乳房肿块①位置:左、右侧、相互关系。②数目:一个、多个、相互关系。③大小:以cm计,长×宽×厚,不可用实物形容。④形态:球形、不规则。⑤边界:是否清。⑥硬度:弹性感(囊肿),波动感。坚硬如木块。⑦移动度:腺纤维瘤及囊肿移动度最大,有滑脱移动(按压时)。区域淋巴结触诊①腋窝淋巴结—胸大肌松弛,(用手托住病人上臂)。注重:数目、大小、硬度、移动性、有无触痛。分组:胸肌组,肩胛下组,中央组,锁骨下组(腋顶组)。②锁骨上淋巴结(第二站淋巴结)。3、特殊检查①乳头溢液鲜红色血性—

6、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内癌。暗红色血性—有乳管梗阻的乳头状瘤,乳管内癌,有乳头形成的乳腺囊性增生病。黄色黄绿色—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癌少见。乳汁样—终止哺乳后、闭经泌乳综合症。浆液性—正常月经期,妊娠早期,囊性增生。乳头溢液约3~10%的病人有,其中50~75%为血性、血性溢液中9~14%为乳癌。②乳房X线检查钼靶摄影,干板静电摄影,乳管造影良性:均匀,周围有脂肪圈,钙化大而散在。恶性:不规则,分叶状,中心密度高而有毛刺,钙化细小、密集。③活检切除肿块活检:(术中冰冻)、严禁切取活检。细针穿刺活检:7

7、~9号针头,阳性率80~90%。乳头溢液:涂片病理检查。如果为乳腺癌:(一周内手术)。乳腺针吸活检优点(1)操作方便,不需特殊的设备。(2)诊断迅速,能明确肿物性质,并与乳腺良性肿瘤进行鉴别。(3)确诊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凡得到确诊的病例,不需要冰冻切片检查,可直接施行乳腺癌手术。(4)根据癌的分化程度,可进行细胞形态学分级,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帮助预测乳腺癌的预后。(5)此技术安全,危险性小,费用少。④其它检查1.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为无损伤性,也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质

8、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2.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3.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4.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课堂小结】1.乳腺淋巴引流主要到同侧腋窝,腋窝淋巴结以胸小肌为界分为上、中、下组。2.乳腺检查应充分暴露,两侧对比,扪诊以手指掌面平压,钼靶X线、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粗针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