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1.doc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1.doc

ID:55954189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8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1.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1.doc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1.doc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1.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惠阳区实验小学:罗志勇一、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及面前学生自学现状。  教学中,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的课题。更甚的是自学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

2、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启发到哪儿、学生跟着想到哪儿,学生不会上课、听课、不会自己主动去想办法获取知识,学得呆板,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依赖性严重,离开老师,自己寸步难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除了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还应该着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些做法。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从低年级做起。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

3、低年级数学教材插图很多彩色套版,就是吸引小学生看的,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要先启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教给学生怎样看图,引导怎样思维,怎样分析图意,从而进行思想教育,做到:“看、想、议、说”,看就是引导观察,看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想就是启发思考,议就是互相议论,说就是指导口述。教师及时总结,重点讲解。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培养自学能力要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中。(1)指导预习,把课前预习当作每天的重要作业。每新授课,让学生做好预习。鼓励他们先自

4、学,在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不懂的要标出“问号”,以上课时提出来和同学、老师议论。例如我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预习后一个学生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会算了。如:+是4个加2个是6个等于,“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呢?我问?还有加减后要注意什么你知道吗?”他第二天的回答是:“分母表示把单位“1”分成几份的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所以分母不变”。我还发现,通过预习已经弄懂知识的学生,在课上讨论时就积极了。学生在没弄懂的地方,在课上就非常专心地听别人讲解。(2)指导学生做好自学讨论。做法是用小黑板或幻灯

5、片出示议论提纲,低年级认字有限我就口述提纲学生看书自学时不断地小声提示。有目的有重点地提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自学,讨论时掌握重点、难点。例如:“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红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三天看完,第三天看多少页?”下边有线段图和文字分析解题,两种解答方法列式,我提示了三点:(1)结合条件看线段图是怎么回事?(2)例题是用了几种方法解答的?(3)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学后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议论,议论时紧紧围绕提纲,可以和邻座同学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议论研究。(3

6、)在新授中仍要发挥自学作用。通过自学讨论,在学生感到困难时需要老师帮助解决。但仍然要坚持和发挥自学作用。例如我教长、正方形的周长时,通过学生自学后去说:什么是周长?,最后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应用解题: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一共长多少厘米?”学生通过交流、比较后的做法是:8+5+8+5=26(厘米),8+8+5+5=26(厘米),8×2+5×2=26(厘米),还有是;(8+5)×2=26(厘米)。并把他们每一步的想法说出来,课堂以学生讲解为主,不但让学生学会了知识,

7、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也就是自学能力。(4)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难点部分精读。  教材当中有的概念、法则不容易掌握,有的复杂应用题不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学习、自学议论,仍然无力自行解决的,这就是教材中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把难点分散,逐个解决,以求得深刻理解。例如我教“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不困难,但通过插图理解法则的算理比较困难。于是,我就把这部分教材分段,让学生一段一段地精读,一段一段地帮助他们理解。(5)做好单元的“整理与复习”

8、,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一单元知识结束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整理与复习”,并与同伴交流,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单元小结,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三、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不同的自学方法。  1.概念教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  做法是先把上面的具体材料一步步弄懂,再看看结论是怎样总结概括出来的,不能先背结论,,不仔细阅读上面的具体材料,就弄不懂结论的来龙去脉。先背会结论,不懂道理,是不会把知识真正学到手的。例如我教分数意义,要求学生按次序看三幅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