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

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

ID:5597660

大小:3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19

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_第1页
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_第2页
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_第3页
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_第4页
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EG—6000胁迫下6份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探究  摘要:以不同渗透势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6份不同来源的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Spreng]种质资源的萌发特性和抗旱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EG胁迫除了对LW4的发芽有抑制作用外,对其他材料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20%PEG浓度胁迫下所有狼尾草种子的发芽率急剧下降。在5%~15%的PEG-6000浓度下LW36和LW50的发芽率呈增加趋势。低浓度渗透溶液下,大部分狼尾草种质的发芽指数、萌发胁迫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呈升高趋势,但胚根和胚芽长度受抑

2、程度较大;随着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狼尾草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和胚芽长度、抗旱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等8项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来自重庆的LW36和四川广安的LW50抗旱性较强,而来自湖北钟祥的LW49抗旱性相对较弱,其余材料居中。关键词:PEG胁迫;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Spreng];抗旱性;隶属函数法中图分类号:S54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115-0513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Spreng]属禾本科(Gramine

3、ae)狼尾草属(Pennisetumspp.)多年生草种,因花序似狼尾而得名,起源于东亚和澳大利亚西部,中国也是其原产地之一,其野生资源在中国分布较广,自东北、华北经华东、华中及西南各省均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50~3200m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1]。目前狼尾草主要用在园林造景和边坡防护中,作为观赏草,狼尾草叶色浓绿,整个植株呈喷泉状,株形优美,穗状圆锥花序在开花时迎风飘逸,观赏价值高,在园林应用中常在公园道路转弯处或交汇点,也可单一成片种植或与其他花卉如地被菊、蓝花鼠尾草、羽毛草等组合配置[2,3]。近年来,狼尾草因具有抗旱、耐粗放管理、维护费用低等优点而作为生态草在高速公路边

4、坡防护和水土保持中得到利用。但目前无论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还是生态修复后期的养护工作,水资源缺乏都是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本研究选择华中地区不同生境下的狼尾草野生资源,采用PEG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进行抗旱性研究,旨在筛选出耐旱节水的本土狼尾草资源。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3供试的狼尾草种质材料共6份,均为野生资源,采自河南、湖北、四川、湖南等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具体见表1。2012年春季将材料种植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牧草资源圃,进行正常的田间养护管理,同年11月收获成熟种子。1.2试验方法选饱满、健康、整齐一致的狼尾草种子作为发芽材料。种子先用75%的酒精消毒10s,之后1%次氯酸钠溶液消毒3

5、~5min,再用蒸馏水冲洗,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置于铺有2张滤纸的培养皿(直径12cm)中,并用5mL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浸润,每皿100粒,3次重复。试验设5个水势梯度:0MPa(0%)、-0.100MPa(5%)、-0.200MPa(10%)、-0.388MPa(15%)和-0.587MPa(20%),根据Michel等[4]有关PEG-6000溶液浓度与其渗透势的关系计算并配制。置恒温培养箱中观察发芽情况,温度25℃,无光照,湿度80%,发芽标准为胚芽长度达种子一半,胚根长度与种子等长[5]。每天向滤纸加等量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2mL,以保持水势恒定。每天记录发芽

6、数,直至连续4d不再发芽为试验结束。在第7天随机取10株正常生长的幼苗,测定胚芽和胚根长度。1.3测定项目及方法1.3.1种子活力的测定13计算发芽率(GR)、发芽势(GE)、发芽指数(GI)及活力指数(VI),公式如下:GR=供试种子发芽数/供试种子数×100%;GE=种子发芽数达高峰时的正常发芽种子总数/供试种子总数×100%。GI=∑Gt/Dt,式中GI为发芽指数,Gt为t日的发芽数,Dt为发芽天数;VI=GI×Sx,Sx为种苗芽平均长度(cm),种苗长度在试验完后测定。1.3.2萌发抗旱指数及胁迫指数计算萌发抗旱指数(GDRI)=渗透胁迫下萌发指数/对照萌发指数[6]。其中,萌发

7、指数=(1.00)nd2+(0.75)nd4+(0.50)nd6+(0.25)nd8,式中nd2、nd4、nd6、nd8分别为第2、4、6、8天的发芽率,1.00、0.75、0.50、0.25分别为相应萌发天数所赋予的抗旱系数。萌发胁迫指数(GSI)=处理发芽指数/对照发芽指数。1.3.3种子萌发特性的计算包括相对胚芽长(REBL)、相对胚根长(RERL),并按照“相对性状指标=渗透胁迫处理下各性状测定值/对照各性状测定值×1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