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

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

ID:5600160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9

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_第1页
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_第2页
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_第3页
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_第4页
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财新传媒新媒体策略看媒体转型探索  提要:在中国可信的高质量新闻资讯稀缺而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有广告市场仍随经济成长而保持增长的现实有利条件,财新试图建立具有独特内容的必读性网站,并试图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实现收入增长和收支平衡。关键词:财新传媒新媒体媒体转型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新闻媒体的议论很多,多数悲观,少数乐观者也似乎无法自圆自说。中国新闻界,如同不少国际同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中国新闻传媒目前呈现多元并存的竞争态势:传统新闻媒体、新媒体公司的新闻呈现平台、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共存于“线上”和“线下”的空间。中国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代表,还有杂志、电视、广播等,以专业

2、手法生产新闻内容,是典型的新闻内容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新媒体的新闻呈现平台有门户模式、社交媒体模式和移动终端。10门户模式,以新浪、腾讯和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新闻集成(聚合)为典型代表,也包括一些专业性财经新闻网站,例如和讯网等等。这些新闻门户网站主要是将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进行快速转载,转载中当然又包括标题的编辑加工,以及集纳式专题呈现;此外有极小部分自采和自约的独家内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中国的媒体环境中具有显著的“自媒休”功能。用户不仅直接生产内容,而且传播内容,相当于个人通讯社。其影响极大,也,对中国传统媒体的形态和议程设置产生极大影响。“宜黄拆迁”事件、“表哥

3、杨达才”事件等,都是社交媒体主导议程设置的典型。手机、平板电脑和微信(包括二维码传播)等移动终端,因其便捷性,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越来越具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新闻事件的传播上,也体现在商业营销过程中。中国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过晚。其新闻网站主要延袭了门户模式,除自己的原创性报道,大量采用其他媒体的报道,以海量争取读者。其自身的独家原创性内容,往往也同步提供给主要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网站的雷同性很强,当然也必然地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劣分析关于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劣分析,曾见诸各方。本文拟从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两个方面归纳分析。10从社会资源而言,传统媒体的

4、优势其实仍然是比较明显的:其一,传统媒体政府或企业资源相当丰富,可以第一时间进入政府和规模企业的新闻发布会。其二,精英人群在阅读受众中占比高且固定。其三,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机构具备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尽管这种影响力和公信力均呈下降之势。其四,传统媒体表现出更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其五,由于国家政策的机制与政策规定,传统媒体和其创办的新闻网站具备新闻采访权。当然这种优势的现实效应十分有限。其原因,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受众的某种“偏好”。习惯于在海量新闻中自选性阅读的中国受众,对原创和转载的区别、对消息来源及其代表的权威性均不很介意,对“新闻信息盗版”也更宽容。此外

5、,受众的信息饥渴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人们对不很准确、甚至错误但逻辑合理的信息倾向于相信,对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宽容度很大。另一方面,以市场资源而言,新媒体的优势更为昭然。例如对市场的敏锐度,现代企业治理模式,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实力,传统媒体显然相形见绌。不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均应关注新闻信息网络版权的使用模式。目前,相当一部分重要传统媒体自己的原创新闻版权一次性卖给门户网站,年度收取版权费用。这种做法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因为随着纸媒的衰落,有限版权收入无法抵消巨额采编成本的现实已经相当显著。与此同时,维护版权的成本仍然高昂。10我国法律对新闻报道的分类大致分为时事新闻、时事性

6、文章与新闻作品,其中时事新闻是单纯事实消息,不受著作权法律保护;而时事性文章受到著作权法律保护,但受合理使用的限制;新闻作品则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是完全著作权法上意义的作品。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已经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版权利益,从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的不完全统计来看,2008至2010年,媒体间的侵权案件呈逐步上升势态;其中,2010年较2009年上升了43.67%。维护新闻原创作品的著作权,对传统媒体已成为生死相关的重大挑战。网络时代的选择:内容或平台?传统媒体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和平台的转型。一般来讲,有三种转型模式:第一种方

7、式为“内容供应门户”+自设电子版。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也略有收入,但事实上并未转型。随着纸媒衰落,最终还是要做新的选择。第二种模式是“内容+平台”的准门户网站模式。这种模式当然更适应中国网民的使用习惯,但投入极大,而且特色不显著。以目前看,只有在政府支持下才有可能形成持续的规模投入,加上品牌的后台支撑,使生存成为可能,例如新华网、人民网等。但即使这样的媒体,在市场中依然可能遭遇败绩,例如“即刻搜索”。10第三种模式,“特色内容+独特平台”。这是国外媒体,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采取的做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