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

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

ID:56021591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硚口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编辑人:丁济亮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妒(dù)忌鉴(jiàn)赏生死攸(yōu)关B.酷(kù)爱怜闵(mǐn)伫(chù)立身临奇(qí)境C.恍(huāng)惚擎(qíng)着祭祀(sì)忐(tǎn)忑(tè)不安D.黄晕(yùn)栖(qī)息嘹(liáo)亮相得益彰(zhāng)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人家屋顶上全

2、着一层薄烟。(2)那浓绿、深绿、墨绿、黛绿,已把远山近水得严严实实的了。(3)京京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又回去,趴在教室的窗户外面听。(4)倘若有的学生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A.笼染折瞪大B.罩遮跑睁大C.罩染折瞪大D.笼遮跑睁大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汉的春天是最适合旅游的地方。B.近日,在备受世界瞩目的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深人交换意见。C.由于武汉地铁二号线的贯通,凝聚着近三年建设者们

3、的努力。D.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华裔球员林书豪终于在NBA赛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4.将下面的句子还原到语段中正确的位置应该是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在一个城市中,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坏,对人们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A像行为、仪表等,都属这一范畴。B如果人们的精神面貌不佳,也将通过视觉给人带来不快,从而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C.要在城市中营造一种清洁、安全、和睦的社会环境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D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小题。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

4、,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

5、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0℃以上作为

6、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

7、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做“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

8、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