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知识点总结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

ID:5602305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19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_第1页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_第2页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说明文知识点总结林丽霞(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二)说明文分类: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和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2.从语言表达方式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说明文。答题技巧: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三)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有两

2、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四)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常见题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答题技巧: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五)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常见题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

3、的句子。解题技巧:①看题目;②在首段中找;③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常见题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解题技巧: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此外”等词语。(六)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等。常见说明方法的基本表达效果: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列数字:准确具体地打比方:生动形象地作比较:突出强调+说明事物的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晰地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列图表:直观形象地常见题型: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

4、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第一空填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基本表达效果;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一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本句采用了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常见题型: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      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

5、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常见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解题方法: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

6、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常见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解题方法:1.表态:不能替换;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不能。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

7、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常见题型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解题方法: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