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波》说课稿.doc

《数据的波》说课稿.doc

ID:56056101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数据的波》说课稿.doc_第1页
《数据的波》说课稿.doc_第2页
《数据的波》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据的波》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5.4数据的波动(一)说课稿青铜峡市大坝电厂学校高锐《数据的波动》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数据的波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效果分析五个方面展开说明。一、教材分析纵观整个中学数学教材,学生已经在八年级上册研究过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几个量度,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但仅有“平均水平”还难以准确地刻画一组数据。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常常关注数据的“波动状况”。基于这一点,本节课

2、围绕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展开教学,借助于统计图的形象对比,引入了相应的三个量度——极差、方差、标准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对一组数据处理的能力。于是我确定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的概念。2、能借助计算器求出极差、标准差、方差的值。3、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在甲、乙两个厂家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的质量。让学生感受到:虽然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相近,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意义却千差万别,因而必须研究数据

3、的“波动”;由此逐步引出刻画数据波动状况的几个量度——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并要求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体会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关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极差、方差或标准差的概念,明白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几个统计量.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5.4数据的波动(一)说课稿青铜峡市大坝电厂学校高锐2.会求一

4、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并会判断这组数据的稳定性.教学难点:理解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二、教法 分析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讨论—发现问题—总结归纳——知识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借助于教材中三个厂家的统计图,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获得知识信息,在反馈与交流中感受到知识的不够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主动探究的状态。三、学情分析:认知基础:学生在八年级上册《数据

5、的代表》一章中学习了衡量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三个统计量,具备了数据处理的一定能力与知识经验。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八年级下册《数据的代表》一章中比较系统的经历了“观察——对比——讨论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亲身经历了对衡量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探索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意识与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用现实问题------甲乙两场的鸡腿问题,引起同学们对数据的分析与思考。由于以前学习过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反映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估计学生大多会从平均数的角度进行数据的分析,当他们发现

6、甲乙两厂的平均质量相同时,必然引起他们对数据分析的新的思考,这样就顺利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二)知识探究:1.结合鸡腿问题,因势利导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麦当劳上来,“同样6元一只鸡腿,你也买,我也买,为了公平起见,那么鸡腿最好……..”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数据的分析,除了考虑平均水平外,还应考虑数据的离散程度.并给出极差的概念.2.通过甲丙两厂统计图的对比、观察,在交流与反馈中给出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并明确: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3.组织学生在回忆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7、的同时,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出用计算器求方差的方法步骤。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5.4数据的波动(一)说课稿青铜峡市大坝电厂学校高锐(三)目标检测:通过做一做与随堂练习以及补充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四)学习小结:结合板书组织学生谈一谈学习体会与感想。(五)作业布置:习题5.5五、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围绕着学生对统计图的观察与分析对比,在合作讨论与交流中发现问题,总结新知识,很好的体现了课本渐次递进的教学设想 。课堂上一定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节奏,让学生

8、在有条不紊、活而不乱的氛围中合作与交流,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