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慎的历史意识.pdf

论杨慎的历史意识.pdf

ID:56064844

大小:351.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0

论杨慎的历史意识.pdf_第1页
论杨慎的历史意识.pdf_第2页
论杨慎的历史意识.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杨慎的历史意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众文艺·文化综合·论杨慎的历史意识陈丽娟(深圳大学广东深圳518060)明朝中叶的大才子杨慎,平生著述一百余种,在哲学、文并以之指导实践,相应的,历史意识可分为认识论和实践论。在学、史学等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得以与解缙、徐历史的认识论方面,杨慎从根本上是属于唯物主义的,这首先表渭一起,被后世推崇为明朝三大才子杨慎“枕籍乎经史,博涉现在他对于人类和民族起源的认识上乎百家”,其人集文学家的情愫、思想家的哲思、史学家的理性“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类似屈原于一身,其著述,尤其是文学作品,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沧桑感的这种关于人类和民

2、族起源的天问,人类自有意识开始就在不断和哲学思辨力,比如他这阙被清人毛宗岗置于《三国演义》开篇地寻求答案。但在进化论和现在物理出现以前,对这一问题的解的《临江仙》:答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民智未开的上古时期,类似中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女娲造人以及西方上帝创世纪之类的传说大行其道。随着社会的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发展,民智初开,人们开始对这些有关人类民族起源问题的神话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传说生出怀疑,比如司马迁就说:“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短短一阕小词,“痛古今之须臾,悲

3、死生之倏忽”之外,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所以司马迁《史记》透漏出作者面对历史、面对人生时的超脱。本文将从杨慎的哲弃三皇之事,直接以《五帝本纪》开篇,宁肯失之不全,也要求学、历史、文学著作出发,对杨慎的历史意识进行探讨。之可信。作为唯物主义的忠实拥趸,杨慎对民族起源的唯心主义解释所谓历史意识,是指一种广义的历史感,是宇宙感、历史感一向持批判态度,比如对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他就明确与时代感的融合,这种历史感不只满足于历史的肌肤和一般的历提出质疑,他说:史事件,也不只注重于游离在历史进程之外的孤立的现象,而是《诗纬·舍神雾》日:“契母有绒浴

4、于玄邱之水,睇玄鸟唧卵过要透过历史现象,深入到历史进程的内脏中去把握其中的真正生而堕之,契母得而吞之,遂生契。”此事可疑也,夫卵不出蓐,燕不命力。徒巢,何得云唧,即使唧而误堕,未必不碎也,即使不碎,何至取英国诗人和批评家艾略特说:“任何一个25岁以上,还想而吞之哉。此盖因诗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句,求其说而不继续做诗的人,历史感对于他,简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感还牵得,从而为之诬⋯⋯玄鸟者,请子之候鸟也。《月令》“玄鸟至”,涉到不仅要意识到过去已成为过去,而且要意识到过去依然存是月祀高媒以祈子意,简狄以玄鸟至之月请子有应,诗人因其事颂之在。”这里所说的

5、历史感,就是我们所谓的历史意识。与西方日“天命”日“降”者,尊之贵之神之也。“想继续做诗的人”利用历史增强文艺作品的现实感与厚重感不杨慎对“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解释足唯物主义的,没有同,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历史意识不只是体现在文学方面,任何神秘和迷信色彩。但是对于神话,他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它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处世则往往从历史中寻找从客观事实与生活实践出发,对其进行批判地继承。治安之道与做人准则,内省则也偏向于从历史中搜寻归属感和存在谪戍云南的三十多年里,杨慎“投荒多暇”。,耳濡目染了在感。中国传统文人这种历史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6、大概云南少数民族古朴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民族物质文化,与自要归因于孔子。与西方圣贤亚里士多德从逻辑学入手改造人的思己所熟知的经史典籍相印证,写下了《滇载记》《山海经补注》维不同,孔子在西周那个战乱频仍、礼崩乐坏的年代,通过笔削《丹铅杂录》等一系列著作,他在这些著作中将中原神话与滇《春秋》,生生创造出一个“三代之治”,试图通过这一“礼义南少数民族神话融合,批判性地吸收,并阐述了自己对神话的见之邦”的典型范例,来重构社会秩序。随着西汉董仲舒“罢黜百解,产生了在他之前和与他同时代的学者都不可能产生的思想飞家、独尊儒术”的方略被汉武帝推行,“三代之治”从此成为

7、古跃。人政治追求的最佳模式,崇古、在历史中寻找治国齐家之道,俨《滇载记》是杨慎谪居云南十九年后撰写的一部云南少数然成为传统文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历史意识也就在传统文化中占民族史。杨慎将自己翻译的焚语云南古代文献史料《白古通记》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稍为删正”,摘其“九隆神话”作为《滇载记》的开篇:滇域未通中国之先,有低牟苜者,居永昌哀牢山麓,有妇日沙杨慎,字用修,号升庵,生于弘治元年(1488年),卒于壹,浣絮水中,触沉木,若有感,是生九男,日九隆族。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这是被杨慎“稍为删正”之后的九隆神话,在《白古通

8、记》(1511年)殿试第一,赐进士及第(即状元)。嘉靖三年(1524中,其原文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