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doc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doc

ID:56114311

大小:2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9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doc_第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doc_第2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doc_第3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doc_第4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液态镶嵌模型的内容:液态镶嵌模型主要把生物膜看成是球蛋白质和脂类的二维排列的液态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膜中的脂类双层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即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各种球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类双层分子中。蛋白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嵌入脂类双层分子的疏水区;极性部分则外露于膜的表面,似一群岛屿一样,无规则地分散在脂类的海洋中。这个模型主要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脂类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镶嵌关系。2、论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期主要特点:间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

2、蛋白质的合成。S期DNA复制,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合成。G2期进一步合成新的RNA和蛋白质,主要合成有丝分裂因子和由有丝分裂器。分裂期:前期:染色体螺旋化成染色体,确定分裂极,核仁核膜消失中期:染色体进一步压缩。纺锤体的微管与染色体着丝粒动粒相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成赤道板。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伸长、核仁重现,核膜重建,纺锤体消失,子细胞核形成,进行胞质分裂。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3、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的细胞器?线粒体

3、中既存在DNA(mtDNA),又有蛋白质合成系统(mtRNA、mt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但由于线粒体自身的遗传系统贮存信息很少,构建线粒体的信息大部分来自细胞核的DNA。事实上,线粒体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核的遗传装置,如没有细胞核的作用,mtDNA本身能进行复制,所以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涉及两个彼此分开的遗传系统,是由细胞核和线粒体两个基因组共同协调控制,因此线粒体只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4、钠钾泵:钠钾泵是嵌在质膜类脂双层中的一种蛋白质,实质上就是Na+—k+ATP酶,它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其

4、作用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在细胞膜内侧,有Na+,Mg+存在下,ATP酶被Na+激活,将ATP分解为ADP和高能磷酸根。磷酸根和ATP酶共价结合形成磷酸—ATP酶中间体(即酶的磷酸化),引起酶蛋白分子发生构象变化,而与Na+的亲和力降低,Na+被分离释放,将Na+带到膜外。第二步,改变构象的ATP酶,在膜的外侧有K+存在时,与K+亲和力大,并与之结合,激活磷酸酶,使其发生去磷酸作用,同时酶又恢复到原来构象,将K+移至膜内释放。5、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这是特异性很强的胞吞作用,大分子先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

5、受体(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相识并结合,然后通过膜囊泡系统完成物质的传送。举例:血中胆固醇的吸收,LDL颗粒悬浮在血中,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时,细胞即合成跨膜受体蛋白,并将其插入质膜中。LDL颗粒外层蛋白可与质膜有被小窝上存在的LDL受体特异结合,这种结合可诱使尚未结合的LDL受体向有被小窝处移动来与LDL结合,并引起有被小窝继续内陷,使LDL颗粒同受体一起进入细胞质内,形成有被小泡。接着有被小泡迅速地脱衣被成为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与胞质中的晚期内体发生融合,由于内体的膜上的H+—ATP酶可以将H+泵入内体

6、,可使晚期内体内部pH下降至5-6,在这样的酸性条件下,受体与LDL颗粒解离,并分隔到两个小囊泡中,含受体的小泡返回到质膜参与受体再循环;含有LDL的小泡与溶酶体融合,被其中的酶分解成游离的胆固醇进入细胞质,成为细胞合成膜的原材料。一、微管的装配:微管的体外组装,1)异二聚体→原纤维→微管。首先a、b微管蛋白形成异二聚体,即聚合。先先由一些异二聚体集合成片状的核心,再经过侧面增加异二聚体而使之扩展成13条原纤维丝,即环围成微管,再将新的异二聚体不断加到微管的顶部,使之延长。2)踏车行为;微管的体内组装,稳定

7、微管:鞭毛,动态微管:纺锤体。(影响微管装配的因素秋水仙素、长春花碱等能使微管解聚.,紫杉醇能促进微管的组装并稳定已组装的微管。)6、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的特征酶分别是: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高尔基复合体:糖基转移酶;溶酶体: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7、粗面内质网的功能:蛋白质(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蛋白)的合成,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蛋白质N-连接糖基化,蛋白质的胞内运输。8、高尔基复合体结构:高尔基复合体由成簇的高尔基体聚集而成,是一种封闭的膜性囊泡状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小囊泡,扁平

8、囊,大囊泡。9、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1·胞内物质的转送运输和细胞的分泌活动;2·糖蛋白的加工合成,N连接的糖蛋白和O连接的糖蛋白的糖基化;3·蛋白质的水解;4·蛋白质的分选与胞内膜泡运输;5·溶酶体的形成;6·膜的转变,即膜流。10、溶酶体类型:初级溶酶体体腔中的酶通常处于非活性状态;次级溶酶体是溶酶体的一种功能作用状态;三级溶酶体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至最终消失。11、线粒体结构:线粒体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围成的膜性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