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ID:56128728

大小:46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6-2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答案】C【解析】A.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是纯净的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成分为水是纯净的化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的化合物,故A正确;B.活性炭,C60,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乙醇、四氯化碳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

2、误;D.漂白粉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含有电解质的水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物质分类方法,物质组成判断,掌握概念实质、物质组成与名称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非电解质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2.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NO,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Al3+、CH3COO-、Cl-B.Na+、NH、Cl-C.Mg2+、Cl-、Fe2+D.Mg2+、Ba2+、Br-【答案】B【解析】试题解

3、析:因H+和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且Al3+、CO32-相互促进水解,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因H+和Fe2+、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因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考点:离子的共存问题3.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一小块Na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B.将一小块Na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C.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生成蓝色

4、沉淀,说明Na没有Cu活泼D.点燃Na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H2生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将一小块Na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密度比水小,A正确;B、将一小块Na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该碱是氢氧化钠,B正确;C、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得不到铜,钠比铜要活泼,C错误;D、点燃Na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H2生成,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钠与水反应的有关实验判断4.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的实验现

5、象与下列性质的叙述无关的是(  )A.铝表面可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B.铝的熔点较低C.Al2O3熔点高,酒精灯不能将其熔化D.铝能与酸或强碱溶液反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解析: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看到的实验现象是铝熔化但不滴落,原因是铝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熔点较高的Al2O3薄膜,薄膜内部低熔点的铝虽熔化但不能滴落,可见该现象与铝能与酸或强碱溶液反应无关。答案:D5.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

6、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答案】D【解析】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有的有颜色,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A错误;B、部分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有颜色,故B错误;C、观察灼烧含钾元素的物质时,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C错误;D、NaCl和Na2CO3都含有钠元素,灼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故D正确。6.人造空气(氧气与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病痛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标准状况下,5.6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2.4g,其中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是(  )A.1∶1B.2∶1C.

7、1∶4D.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分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25mol,根据二者的物质的量、质量列比例式进行计算。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25mol,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x,氦气的物质的量是y,则根据二者的物质的量、质量得联立方程式:x+y=0.25和32x+4y=2.4,解得x=0.05和y=0.2,则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32g/mol×0.05mol):(0.2mol×4g/mol)=1.6g:0.8g=2:1,故选B。点睛:解题时注意根据体积和质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