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茶香千古》活动设计.doc

《一缕茶香千古》活动设计.doc

ID:56132683

大小:8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6-20

《一缕茶香千古》活动设计.doc_第1页
《一缕茶香千古》活动设计.doc_第2页
《一缕茶香千古》活动设计.doc_第3页
《一缕茶香千古》活动设计.doc_第4页
《一缕茶香千古》活动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缕茶香千古》活动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缕茶香悠千古》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标。发现是一切探究之始。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孕育问题的空间和创造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自觉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得到凸现。平时,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和语文学习中发现并确定活动的主题。在“走进家乡物产”的校本活动中,学生看了《印象大红袍》后,对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有名茶乡。古老的茶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所以,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究中国茶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超越语文课程领域知识的局限,又可以尽可能地把学

2、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进行主题的开发确定,开展阅读名篇、调查采访和收集整理,体验主题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茶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以及茶文化的博大精深。(2)追溯中国的茶史,初步掌握茶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在活动交流中触动思考,互相学习,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

3、文化史探究的兴趣。(2)逐渐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并培养对勤奋、聪明的劳动人民的喜爱的感情。社会实践能力目标(1)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保持热情。(2)培养学生社会的沟通能力,增长社会见识,进一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3)掌撑社会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三、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⑴查找有关茶的资料,丰富自身知识。⑵了解学生对茶认识的水平,为活动指导做准备。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活动的主题。⑷首先考察活动地点,看是否适合开展活动,尤其是安全

4、问题。⑸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争取家长配合一起参与活动,这样既安全,又便于管理。2、学生准备⑴通过各种途径,查找与茶有关的资料。⑵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物品,如照相机、录音机等。⑶了解一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查采访做准备。四、适用年级:六年级五、活动时间:课余时间、综合实践课时间(共四周)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一)、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对“一缕茶香悠千古”课题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学习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3、指导分组,讨论撰写研究计划。(二)、活动时间:一周(三)、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1、分组,确定小组活动子课题。根据活动课题“一缕茶香悠千古”,查找相关资料,提出若

5、干研究问题,组建活动小组。可研究的的问题例如:a.茶史溯源b.茶叶种类c.茶与健康d.茶艺茶道e.茶俗茶趣f.饮茶礼仪g.茶诗走廊h.名茶飘香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子课题。3各小组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计划表。综合实践小组活动计划表课题名称:指导教师:子课题名称:组长:组员:选择的原因 活动计划(1)活动分工(2)活动步骤(3)计划访问的人群(4)活动所需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 怎样解决预期的成果(调查报告、制作手抄报、撰写广告词等)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 (四)、指导教师指导重点1、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指导学生进行有机的组合。2、

6、对活动小组的子课题的选择、表述等进行帮助。3、汇总各小组活动的内容,制作成表格,为活动的实施做好准备。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一)、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茶的知识,如茶的起源,茶的品种,茶的用具等。2、让学生自主实践赏茶、泡茶、敬茶、品茶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欣赏茶文化的魅力。3、创造符合自己口味的个性茶,如柠檬红茶、奶茶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探究、合作、创新等综合素质。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活动时间:两周(三)、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1、各小组根据所定的计划,收集、整理资料,了

7、解相关知识。2、确定考察地点,组织前去,运用调查、采访、拍摄等方法,开展活动,并做好记录。3、积累收集所得的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将它们进行分类或制表。4、引入评价机制,在活动过程中开展自评与互评工作。(四)、指导教师指导重点1、跟踪、参与、指导学生的每一个活动实施过程。2、提醒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收集有关的资料,指导学生整合收集到的各类资料。3、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边评价。第三阶段(总结汇报)(一)、活动目标:1、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2、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