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装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doc

医学装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doc

ID:5616124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7

医学装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doc_第1页
医学装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doc_第2页
医学装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学装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装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 一、配置原则 (一)、根据医院长期发展的规划与近期工作目标,按照医院年度医疗设备投资预算,以及医院科学发展、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和安装条件等统筹规划。优先支持新建学科、技术创新、临床医技新业务、重点学科。依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更新或引进医疗设备。依据国内外医疗设备技术发展水平和医院业务发展的现实状况,引进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高、技术先进、性价比良好的先进医疗设备。(二)、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管理指设备从落实资金和预算,查明需要,经过综合平衡,编制计划,再选型订货,直至设备到货为这个全过程的管理。在考虑医院设备的装备时,有两个原则应共同遵守,一是经济的原

2、则;二是实用的原则。 1、经济的原则:所谓经济的原则,即是按经济规律办事,讲就投资的经济效益和励行节约,降低成本,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为实现经济原则,关键是实行计划管理,用计划来组织、领导、监督、调节设备物资的分配供应活动。遵循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规律,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编制计划时,应当经常有经济核算的概念。首先考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否确实必需,是否对病人确有好处,医疗上能不能取得效果,经济上能不能取得投资的效益。经济还含有节约的意义。应尽量发挥已有设备的作用,加强使用管理和维修管理,并延长其寿命。管理不善造成浪费,加重病人和国家负担。

3、要靠精打细算和增收节支来解决一部分设备购置资金问题。2、实用的原则:主要根据医院的任务、规模、人员技术水平和技术条件的现状,适当考虑将来的发展而定仪器装备标准。要本着医学技术全面发展,重点提高的精神,从需要和可能出发,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地更新设备,逐步充实配套。要从实用的原则出发,应注意到下列几个方面问题:(1)、优先考虑基本设备,其次再考虑高、尖、精的设备。基本设备是诊断上和治疗上经常地大量地使用的设备,或称常规设备。譬如说显微镜或者光分析仪器还没有,就不必忙于装备自动化实验诊断仪器;如果心电图机还没有装备,则不必忙于装备多导生理记录仪。至于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

4、二者孰先孰后,一般可先考虑诊断设备。  (2)、要立足于国产仪器,适当引进国外新设备。如果国产设备的质量性能已符合目前的要求,应首先考虑装备国产仪器,这样一可以节省外汇和资金,二维修方便,三有利于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 (3)、目前引进设备应以提高技术精度的关键性设备为主,而不宜追求减少劳动密度的设备。所谓技术精度指这种设备可以使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从质量上提到另一个高度。所谓劳动密度指需要很多的劳动力,譬如一套自动化输送系统固然方便迅速,而且可以节省人力,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还不到投入大量资金去解决节省人力问题的时候。(4)、不必急于引进大型的、万能的设备。大型、万

5、能的设备价格昂贵,保养维护条件要求很高,据了解不少医院也并未充分发挥其全部功能。例如装备了万能显微镜,但大部分时间仅用其普通生物显微镜的功能;又如自动生化分析仪,不必要求引进一次能做十几个检测数据的仪器,因为有一些数据,临床上并不常用,不如装备单项或几个常用项目的,这样投资少且实用性大。二、配置标准 (一)严格按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医学装备配备标准配置。(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四)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根据《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进行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