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0-1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0-1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

ID:56165444

大小:1.15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20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0-1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0-1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0-1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3页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0-1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4页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0-1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0-1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鹤岗一中2010——2011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2.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是

2、:A、以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B、以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C、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D、没有任何工业部门4.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的区域可能是下列的A.传统的农业区域B.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C.工业区域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我国东、中、西地带性经济差异是一切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完成5~7题5.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原因的A、地理区位B、气候条件C、矿产资源D开放政策6.有关东部经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交通便利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C..能源、原材料丰富D.环境问题严重7.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

3、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①高科技产业②高耗能产业③高燃料消耗产业④高污染工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8~11题。8.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①纳木错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⑤水稻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9-9.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4、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11.湿地正确的发展方向应是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②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③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大型蔬菜、水果基地④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走向图,回答12~14题。12.该工程连接的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

5、珠江三角洲1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A.水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B.木材短缺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14.“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的是A.粉尘污染B.地面下沉C.酸雨D.煤烟污染15.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B.石油资源丰富C.科技发达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16.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

6、①②④D.①③④17.目前中国大部分河流开发整治中,对田纳西河开发治理成功的经验借鉴不够充分的是A.防洪灌溉B.发展旅游C.发电航运D.统一管理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回答18~20题。-9-1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20.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

7、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21~23题。21.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22.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

8、塘的立体农业布局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23.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继“西部大开发”、“中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