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ID:56169810

大小:19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6-20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Mg-24Al-27S-32Fe-56Zn-65Cu-64H-1N-1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名词中与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富营养化 ⑧白色污染A.②⑥⑦B.⑥C.①③⑤D.⑥⑦⑧【答案】B【解析】①温室效应时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②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③酸雨是

2、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④光化学污染是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⑤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⑥潮汐现象是指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⑦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⑧白色污染是废弃的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故选B。2.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Ag+B.加入盐

3、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32-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样中一定有SO42-D.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NH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加盐酸产生的白色沉淀也有可能是H2SiO3沉淀,所以有可能含有SiO32-,A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也可以是SO2,所以式样可能含有SO32-或HSO3-,B错误;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有可能是BaSO4或者AgCl,所以原溶液可能含有SO42-或Ag+,C错误;加碱后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碱性气体只有

4、NH3,所以原溶液一定含有NH4+,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3.分离NaCl和NH4Cl的最佳方法是()A.利用溶解度不同,采用结晶法B.加入烧碱C.直接加热法D.加入AgNO3溶液【答案】C【解析】A、B可分离,但方法较复杂,D不能除杂,只有选项C直接加热法可分离,加热时,NH4Cl分解生成气体,然后在冷处又化合生成氯化铵,而NaCl不能,二者分离,故选C。点睛:(1)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①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②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③不减,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④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⑤易得,试剂应尽可

5、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①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只有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 ②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③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4.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铜片B.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C.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答案】C【解析】A.二者在常温下与铜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B.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都能是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浓硫酸能使纸变黑,能够鉴别,故C正确;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

6、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稀硫酸放出气体,能够鉴别,但操作没有C简单,故D不选;故选C。5.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A.NaNO2、N2B.HNO2、N2C.NO、HNO3D.N2、N2【答案】A【解析】2NO2+2NaOH=M+NaNO3+H2O该方程式中氢原子已经守恒,再分别根据钠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守恒知,M中含有一个钠原子、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所以M是NaNO2;8NH3

7、+6NO2=7X+12H2O该方程式中,氢、氧原子已经守恒,根据氮原子守恒知N中含有两个氮原子,所以N是N2。故选A。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可能是N2和NO2的混合气体B.一定是NO2气体C.一定是NO与NO2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