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pdf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pdf

ID:56183028

大小:613.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5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pdf_第1页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pdf_第2页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pdf_第3页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pdf_第4页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决策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14.15—16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囹满忠坤孙振东摘要: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本身就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增强民族群众民生改善的主体性,是教育民生功能的本质规定及实践路径。忽视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文化规约性,是民族地区诸多教育问题凸显的症结。关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文化差异与民族群众的民生状况及教育需要、重视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和教育学立场的文化意识,是构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共赢机制的基本理路。关键词:民族教育;民生功能;教育需要;文化观照关注民族地区教育

2、发展与民生改善依存问题的存关系,要义有二:一是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内在机理及实践境况,有助于厘清当前民族地区基的教育及在民生改善中的“对象性”价值;二是教育础教育发展中诸多现实问题的症结,为民族地区教促进民生改善的应有功能及“目的性”价值。前者把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共赢机制的营建提供田野资料与教育发展作为民生改善的直接对象,是一项“投入学理参考。而以文化观照为契机,结合民族地区政性”的社会事业;后者把教育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实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构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现途径,关注教育投入的“收益性”,二者统一于“办善的共赢机制,是落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

3、办学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共同目标。目标、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其一,把教育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对象,旨需要与战略性任务。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必要保障。教育作为民生一、教育与民生的依存关系及文化阐释改善的首要对象,不仅强调教育资源总量充足,更关文化差异导致观念与行为、目的与手段的分殊,注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正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无学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特殊矛盾。民族文化与学上、上学难、上学贵”的民生难题,做到“学有所教”。校教育的冲突,实质是现代教育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具体到实践话语和政策举措,把教育

4、作为民生事业式的不适应,表现为特定的价值冲突及行为选择。以意在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更多民生改善为视角,以“文化转型”与“教育改革”为理关注教育发展的“投入指标”和“投入水平”。具体到路,厘清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关系,阐释民族实践中,各级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成为衡量教育地区教育民生问题的实践表征与源生机理,具有重发展水平的一般性常规指标,对教育之于民生改善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实际状况与现实需要关注不足,容易忽视社会事1.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关系业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与人民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具有内在的依民

5、生改善的客观现实。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在一味满忠坤/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孙振东/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重庆400715)一2l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强调教育投入和入学率、完成率等数字化评价指标2.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民生改善依存关系的文化的同时,教育发展质量优劣的评价被约略为各种数阐释字指标,“却没有实实在在地去考查这种教育对乡村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应游移于教会学生“逃儿童的一生究竟意味着什么”,[1_对他们而言什么才离”或“扎根”乡土的二元范式,民生改善更不应缩略是“好的教育”。为“物质富足”、“盖房修路”,传统文化的赓续、人民其

6、二,教育的民生功能旨在强调教育在实现民生精神生活的充实应是其重要方面。现代学校教育的改善过程中的应有价值,把教育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强势介入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日渐消解,引发我们反重要手段和实现途径,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教育省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价值旨归。需要,做到“学有所用”。民生取向的教育问题不应缩民族成员作为民生改善的主体,无论是有关民减为以教育资源和入学机会均衡为主要内容的“有学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认知、态度、技能,还是对现代科上”的“外延指标”,更是以提升生活质量、过有品位生学、技术的掌握运用,根本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综合素活的“上好学”的“内涵指标”。这也

7、是教育从“国计”到质的提升,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民生”、从“工具论”到“民生论”的发展转向,“专事以时,民族地区独特的天地系统和人文景观要求民族教育力量发展人民生计,改进民众生活”。通过教育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应照搬东部地区或其他“非民族提高受教育者民生改善的观念意识、实践能力,增强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文化观照”应是民族地区教民生主体在民生改善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对民族地区是教育民生功能的内涵。即“以具体的人的生存发展而言,学校教育“外向型”、“精英主义”的价值确立与需要为出发点”,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存

8、发展能力和生制度设计,使民族成员处于“双重边缘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